78、投诚(1/2)

此刻的皇宫,已经不比殷离掌控时那般无序,皇甫述借口清洗莞贵妃余孽,将宫中的人手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原本与初念常联系的宫女在这次清洗中消失无踪。原以为就此回到耳塞目盲的困境,没想到很快,世子便托人传来一封短信。

信中世子叫她不必着急,他已经让父亲赵国公去运作,还联系了不少朝臣,会设法尽快让她出宫。

赵国公平叛有功,此刻在朝中很有威望,是各世家权臣争相拉拢的对象。若初念只是个寻常女大夫,有他开口,的确不是什么大事。

但皇甫卓显然想借着她的身份发挥一二,她父亲殷处道亲自出面都不肯放人,就算是赵国公,也未必能够如愿。

况且,初念暂时并不打算离开。

初念看罢信,想了想,对送信那名内监说道:“世子为我的事戮心劳力,可否让我回信一封,聊表谢意?”

那内监自然答应。

当晚,顾休承便收到初念的回信,里头洋洋洒洒写着不少字,主要是表示对世子的谢意。

初念不是这般啰嗦的性子,世子直觉这封信不简单,遣散左右之后,才拿起那信件开始研究。

两人昔日闲谈,说过了不少藏字的方法,用某些特殊的方子,可以让一封信的部分字迹消失,又能让另一部分隐藏的字迹显示出来。

按照那法子将手中的回信处理一番后,薄薄的信纸上果真浮现了两行字。

顾休承看着这些字,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这个人,她不想法子离开那鬼地方,写这些事情做什么?

但她说的内容事关重大,顾休承不敢辜负她的信任,连夜去了靖王府,与长姊商议。

初念传递的消息有二:一、殷离的性命,她能设法留住一月时间。二、殷离的皇位得来不正,当初杀兄弑父、篡改圣旨,真正的天子应该另有其人。

初念没有说,真正的天子应当是谁。

但先帝的那么多子嗣,如今只剩一个靖王还在,剩余的各位亲王,早就被心虚的殷离用各种理由明里暗里清理干净了。

之所以留着靖王,无非是他手里的兵权太硬,加上这些年内疚外患从未中断,也确实需要一个在前线卖命的亲兄弟。

殷离当初继位的过程的确很受争议,先帝、天子先后暴毙,圣旨上写着将帝位传给当时的端王殷离。涉及到当日密辛的所有人,全部被现场处置,传闻那些血迹用了三天三夜才清洗干净。

很多人都清楚殷离上位不正,但他残暴的性子,铁血的手腕,慢慢将那些声音掩盖。

如今他就要死了,那些尘封的真相,也到了浮现水面的时候。

初念说殷离弑父杀兄,这一点许多人都知道,靖王手中甚至握着真凭实据,其实不必多说,但她还是说了。

因为她真正想传达的消息只有一个:她能吊住殷离的命。

一个月时间,足够靖王筹谋一切了。

从这日起,初念传递出来的消息越来越多,也不知她哪里得来的消息,但世子与靖王妃分享之后,发现这些事竟真的能一一对上。

她信中写的最多,便是对皇甫氏动向的预知。

事实上,皇甫卓父子,的确是这场硬仗中最为强劲的对手。他们最近忙得很,忙着京畿防卫,忙着拉拢群臣,他们想扶持睿亲王继位。

皇帝昏迷不醒,膝下没有一子半女,宗亲这么多,想要找个合适的傀儡,定要经历几番拉扯。

睿亲王年纪不大,如今才七岁,父亲早逝,一直和寡母生活在落魄的王府,常年被刁奴苛待,养成了一副懦弱畏怯的性子,再好掌控不过了。

殷处道私下里去见过睿亲王一次,回家后脸色阴沉了许久。

在京城人心浮动的时刻,仿佛被遗忘的靖王带领一支精兵,星夜赶往京城。

宫内宫外发生的时期,除了从世子送进来的信件中窥见一二,初念都无从得知。她每日与汤药为伍,照看着龙床上昏迷不醒的殷离,日子过得很快。

一日,许久不曾迎接外客的寝宫中,闯入了一个高大的身影。

初念听到动静转过身来,便看见了一身肃杀之气的皇甫述。

他怎么来了?

初念忍不住观察他的气色,皇甫述眉宇之间夹杂着浓重的郁气,这是,诸般不顺吗?

初念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难得主动对他曲膝,行了个见面礼。

皇甫述看着她,似乎想质问些什么,又觉得自己所思所想太过荒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