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暖融(1/3)

二月初八,靖王世子殷舫五周岁生辰。幼儿生辰,一般并不大操大办,只是来往密切的亲友凑个家宴。初念收到请柬,有些意外,倒也没推拒。

靖王妃的人脉,她只犯愁没有渠道接触。

到了那日,她带上了春妮,和精心准备的礼物,去了靖王府位于城外的别庄。

门房应是得了嘱咐,远远见了殷家的马车,便殷勤地上前迎接,一个管事模样的嬷嬷亲自将初念迎入内宅,直接觐见靖王妃。

彼时,靖王妃这边已经有了几位女客,初念眼角余光扫视了一遍,便看见了几个眼熟的身影,只是如今的她们,都不识得自己罢了。

初念目不斜视,上前见礼,靖王妃亲自将她扶起,亲切地问她:“妹妹进城,可还习惯?”

初念自然说一切都好。

距离进京那日分别,时间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靖王妃忙于府内杂事,并未与初念见面,但平日里也跟顾休承一般,时常派人送些吃食礼物,初念也时常做些精巧玩意,让人回礼,因此两人再见时,并未感到生疏。

便是顾休承不提,靖王妃原也打算找机会邀她来相聚。

宾主二人毫不见外的叙旧,倒是让其余宾客微感诧异。靖王妃为人并不难相处,但想得到她这般亲密对待,却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便有人问起初念的身份。

靖王妃牵着初念的手,对众人道:“怪我,只顾着叙旧了,忘了跟大家介绍,这便是殷处道殷大人的女儿,你们都比她大,便喊她的名,叫她初念吧。”

殷处道在朝中的份量,在座诸位心中清楚得很,那可是跟大司马皇甫卓势均力敌的人物,听说初念是他的女儿,看过来的目光纷纷都变得更加热情。

一位面容带笑的圆脸妇人道:“早就听说殷大人的女儿回京了,还想着什么时候能见一见真容,没想到本人有着这般的气度,当真虎父无犬女,不堕殷大人的威名啊!”

此话一出,便立刻迎来众多的附和。

初念被人盛赞,却也不卑不亢,只谦虚地表示:“各位谬赞了。”

几番闲谈下来,初念举止合宜、应对有度,众人原本只是看在其父的面子上对她诸般客气,但观察下来,初念的表现可圈可点,倒也慢慢赢得了她们的真心尊重。

这时,有仆妇牵着一高一矮,两个粉雕玉琢般的男孩过来,是靖王的两个儿子。

大的那个便是靖王世子殷舫了,初念看着他,忍不住比对他十年后的模样。前世十年后的自己,为了保护成为太子的他脱离皇甫氏的桎梏,以身为饵引开了皇甫述的追兵,结果命丧大雪飘飞的离京官道上。

救殷舫,一为满足父亲的遗愿,不愿这国家被权臣操控,暗无宁日,同时,也为谋求殷氏的一线生机,因此她心甘情愿,对当时的太子并无怨愤,更何况对方如今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真正的仇人是谁,她分得清,更记得住。

小小的殷舫领着弟弟向靖王妃请安后,便挨着她坐下。靖王妃便指着在场的长辈让他们见礼,轮到初念时,语气却带着些神秘,说:“这就是你们吵着要见的那位。”

两个小家伙闻言眼前一亮,脆生生地喊了句:“殷姐姐!”

靖王妃没好气地说:“怎么能叫姐姐?喊姨母。”

两个孩子便乖巧地改口称她为姨母,初念难得有些窘迫,连忙拿出两份见面礼分给他们,又得了两句甜甜的“谢谢姨母”。

他们果然如同顾世子所说的那般可爱,只是不知私下里是否也如他所言的顽皮?

待客人渐渐都来齐了,靖王妃便道:“咱们上桃园去吧,那边景色好,咱们一边赏花一边饮酒,岂不美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