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归还(1/2)

听说,顾将军醒后康复得很快。

第一日,他被军医搀扶着下床,在营帐内走动了几圈,第二日,便出了营帐,在外头活动了片刻,许多人都瞧见了。

如此过了几日,顾将军已经无需搀扶,能自行绕着大营走上半圈。

除了被各位副将们带走的士兵,剩余的大军驻扎在原地,每日按时操练,关于将军恢复的各种消息流传的同时,是大家对回京受赏的期盼。

最近,各地陆陆续续传来了好消息,蜀地的大小城池都被收复,蜀地的叛乱被逐一平定,漫长的战事总算接近了尾声。

这日,众将士得到指令,即刻收拾行囊,准备拔营,顾将军将亲自带领大军回京,接受皇帝的犒赏。

消息一出,各处的营帐都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将军给了一夜的整顿时间,次日一早,便召集全军集合,准备出发。

士兵们排成整齐的方阵等待命令,各位将领们红光满面,等在顾休承的营帐外头。并未等多久,不多时,身穿锦袍的顾休承从掀开的帘子里走出来。

他胸口重伤未愈,李先生不让他穿着厚重的甲胄,免得牵扯到伤口。各位大将极少见到这样装扮的顾将军,这才记起来,虽然他在军中待了这么久,跟这些老大粗还是截然不同。

不论是身材、气质,还是出身、家世,甚至连走路的姿态,都流露出与众不同的矜贵气息。

即便脸色因为重伤而显得异常苍白,却丝毫不敢叫人轻视。

众将士一时屏住了呼吸,没人敢先开口说话。

顾休承看了他们一眼,疑惑道:“你们怎么了?都杵在这里做什么,不是要出发了吗?”

他一开口,却又还是平日里那个顾将军。

一个大个儿副将豪爽一笑,大声道:“是,将军说得对,咱们这就走吧,都走吧!”

众将士都回过神来,纷纷大笑着,簇拥着顾休承往大军集合的方向走去。

待到了大军前,大家便兴奋地起哄,嚷道:“这就回京了,将军,你给大伙儿说几句!”

顾休承盛情难却,只好顺势走到台前。

“将领们、士兵们,经过大半年的奋战,直至今日,我们终于平定了蜀地的叛乱,逆贼皇甫述虽然还在潜逃,但他已经成了丧家之犬,难成气候,迟早会被朝廷抓住。这件事,自有人去办,而你们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现在,即刻启程,一道回京接受陛下的犒赏吧!”

顾休承重伤初愈,声音并不洪亮,有传令官在侧,他说一句,便大声复述一句,确保每句话都能传到士兵的耳中,果不其然,话音刚落,台下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顾休承抬了抬手,治军森严的大军立刻安静下来,只见他微微一笑,道:“大家有所不知,我与那逆贼皇甫述有私仇,平定蜀地固然是陛下的诏令,但能够亲手将他的基业毁于一旦,却让我心中很是痛快!我,顾休承,在此允诺大家,进京之后,除了陛下的赏赐,我个人也会出资请大家喝美酒、吃大餐,聊表谢意!”

此话一出,大军沉寂了一瞬,随后爆发出阵阵大笑。

“痛快,痛快!原来将军竟是这般快意恩仇之人!”

“将军不必客气,那逆贼人人见而诛之!”

“将军,我要喝玉楼春,听说那是京中名酒,千金难得!”

顾休承听见了,微微笑道:“再难得的酒,我也设法为大家买来。”

将士们谈笑风生,和乐融融,忽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支冷箭,直直地对着顾休承的面门飞了过来。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却见顾休承面不改色,极为轻巧地侧移了一步,避开了那根来势凌厉的箭矢,指着一个方向喊道:“是他!皇甫述在那儿,快去追!”

随着他一声令下,数十道矫健的身影从暗处奔出,按照他所指的方向追了过去。

顾休承看着那些人离去的方向,安抚众士兵道:“无妨,皇甫述与我势不两立,前来偷袭也不足为奇,大家不必理会,这就出发吧。”

顾休承面不改色地安排好一切,大大安抚了大军的骚动。

“拔营!”传令官扬声喊道。

大军排成整齐地队列,徐徐向山外进发。部将们都各自上了马,顾休承因为身上有伤不宜长途颠簸,被亲兵扶上马车。

没人留意到,人群中,一道阴鹜的目光一直在追随着他的身影。

方才的暗箭引开了他身边大部分的暗卫,但依旧不能轻举妄动。

事到如今,皇甫述担心的不是自己能否全身而退,而是万一事败,敌人好端端活着,位高权重、美人在怀,而他,却只能灰溜溜地死去。

再一次,一事无成的死去。

看着那张消失在车帘后方的脸,皇甫述无法压制内心的怒火。

殷初念就是为了这个小子,选择背叛了自己?

可他偏偏不让她如愿。

若这小子死了,她的精心潜伏,费心谋划,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皇甫述压了压头盔,被层层纱布缠住的脸上只露出一双眼睛。

“柳五儿,别傻愣着了,快走。”身边的士兵杵了怵他胳膊,提醒道。

“哎,这就走。”沙哑的嗓音,因为伤到了喉咙,而不被任何人怀疑。

大军行进了半日,在一处水草充沛的地方暂停歇脚。

顾休承没有下马车,脸上受了伤的柳五儿跟在伤兵营里,拿着一块干粮食不下咽,眼睛有意无意地总盯着那辆马车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