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勿念(1/2)

时至年关,朝廷收复吴地的进度越发喜人。

陈宥没料到,日薄西山的大衍王朝只是换了个主人,就起死回生了一般,这些朝廷军队像是集体服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忽然具备了碾压性的优势。

事实上,靖军常年驻守边疆,抵御外敌,战斗力本就不是他们这些野路子出身的叛军能够比拟的。加上他们还来了个厉害的军师,那小子据说是新帝的妻弟,从未上过战场的勋贵子弟,陈宥从未想过要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纨绔子弟放在眼里,谁能想到,那军师竟像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不论陈宥做什么决策,对方都能提前预料一般,往日所向披靡的刁钻战斗方式,在靖军面前仿佛成了跳梁小丑。

兵法计谋都没了用场,唯有真刀实枪的拼杀,却根本拼不过对方。

陈宥这些年其实很顺利,当初咬了咬牙决定谋反,便是决意将脑袋别在了腰带上,做好了随时丢命的准备。谁曾想,这几年来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朝廷军根本不堪一击,习惯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什么时候打过这么吃力的仗?

这半年以来,陈宥几乎没胜过几场,每次丢失地盘都输得极为迅速,想伺机赢回来却是异常的艰难。

跟着陈宥的,都是些没什么远见的小民,见他发达了就来依附,如今见他势头不对了,又有不少人动了心思,想跑路。

陈宥内忧外患,大年夜前夕又大败一场,气得在营帐内跳脚。

距离吴军不远处的山凹中,朝廷大军正在休整。

顾休承在自己的营帐内更衣,他腰间缠着厚厚的纱布,隐隐渗出几点殷红血迹。季轻在帐外求见,顾休承将外袍系好,掩去了身上的伤势,才道:“进来。”

季轻道:“梁大将军有请。”

顾休承走到架子前,将厚重的铠甲取下,在季轻的协助下迅速穿上,并不多说什么,径自往梁大将军的营帐赶去。

季轻默默跟上。

“参将大人!”

一路遇到不少官兵将领,众人纷纷向顾休承致意。与陈宥的几次对阵,由于顾休承的出言献策,每次都打得对方措手不及,收复吴地的进度被大大地提前了,若说众人此前对他这位空降的皇亲国戚有什么想法,如今都在一场场胜利中消弭了心结,只留下满满的敬意。

季轻跟在世子身后,心中也与有荣焉。

短短数月时间,世子变了许多,经过战争的洗礼和淬炼,如今的他就像是一柄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完全展露了被埋没二十年的光华。

梁大将军正在与几位副将商议接下来的伐逆计划,见他们到了,朗声道:“休承来了,你也来看看。”

顾休承与众位将军商议了两个时辰,确定了接下来这场战役的详细计划,众人一一散去,梁大将军单独留下他,回身取出几封书信递过来道:“京城来的。”

顾休承接了,快速翻看了几个信封,脸上不动声色,但目光中隐隐透着些失落。

梁大将军对待爱将还是比较细心的,见状问道:“怎么,在等谁的信吗?”

顾休承摇了摇头,道:“没有。”

见他不肯多言,梁大将军隐约有了猜测,也就不再多问,拍了拍他的肩,放他离开了。

顾休承沉默地回到营帐,打开那些书信一一翻看。季轻远远瞄了一眼,果不其然,都是陛下、皇后和兰溪苑、熹微楼等人寄来的,甚至还有赵国公的一封。

看世子的表情,看来是没有那人的。

世子默默地看着信,眼神却有点飘。

季轻心中不由想到:殷娘子可真沉得住气,几个月了,竟一个字都没传来。

真是好没良心。

可惜他们的世子,就算宝剑出鞘、锋芒毕露又能如何?私下里还是那个要不到糖吃的孩子。

数百里之外的蜀地,皇甫述正准备犒赏大军。

转眼又是一年。

重生以来,皇甫述将许多事都提前了进度,但也有更多的事,超出了他的预料,令他有些措手不及。自从父亲皇甫卓从京城脱身,顺利抵达了蜀地,皇甫述就再没遮掩自己的野心,在属下的再三请命中,顺利称王。

这也是被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