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复仇(1/5)

这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要早,御花园的鱼池早早结上了薄冰,皇城的琉璃瓦蒙着一层厚厚的白霜。

勤政殿的龙座空置了许多时日,大臣们却一日都不敢缺席,每日按时上朝、廷议,处理朝政。

区别只是不久前掌控朝纲的是几名异姓的文臣要员,现在却由靖王坐镇。

京城之外,王土依旧战火纷飞,乱兵四起,但有靖王在,京畿的安危暂时无忧,并未因为皇帝的病危而陷入混乱,原本对京城虎视眈眈的反王们,因为靖王回京,纷纷搁置了讨伐京城的计划,闷头在外争夺领地。

风雨飘摇的大衍,大事小事千头万绪,众位官员忙完一天的工作,准备下衙的时候,在勤政殿议事的各位要员,得到一个消息:陛下醒了。

这是皇帝昏迷以来的第二次清醒,消息依旧令人振奋。

毕竟,皇帝一直沉睡不醒,对任何一个官员都是煎熬。

但皇帝上一次醒了片刻,在大臣的高呼万岁中,体力不支,很快就昏睡过去,全程一个字都没来得及说出口。

这一次,大家不得不按捺自己激动的心情。

传话的宫人道:“裘先生提议,陛下龙体欠安,本应静心调养,但如果诸位大人确有要务,最多不宜超过三人觐见,务必长话短说。”

裘先生便是荣亲王引荐的那位名医,他的医术果然名不虚传,在太医院众人束手无策的状况下,他进宫不到一日,陛下便迅速醒转。

不论心中如何作想,对待将皇帝救醒的医者,群臣表面都纷纷表达了敬意和感激,对于裘先生的提议,自然也不能无视。

三人觐见,人选并不为难。靖王作为宗族和武将的代表,殷处道和皇甫卓作为文臣代表,被群臣共同举荐,前往陛下寝宫。

这段时间,三位已是皇帝寝宫的常客。

直到入内拜见,他们才发现,这次觐见,与以往这两个月,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殷离果然醒了,他被宫人扶起,虚弱地靠在床头,脸色依旧蜡黄,十分憔悴。他根本说不出话来,甚至连反应都很迟钝,一句话要重复几遍才能听懂一般,只能以点头、摇头来表达意见,甚至连这两个动作都十分困难,幅度十分微弱。

靖王神色凝重,皇甫卓若有所思,殷处道一心为国,见殷离这样情形,有些话虽然难听,却也要说了。

殷处道俯身跪地,朗声道:“陛下,国祚传承,事关重大,不容有失,臣,请立储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