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远方的客人(中)(1/4)

!--go--

廷将行郊祀。会稽王问于王彪之曰:“郊祀应有曰:“自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常谓非宜;凶愚之人,以为郊必有赦,将生心于徼幸矣!”从之。

---------------引言摘述

“回大人,是义成郡守桓豁桓大人,我刚才看到他下了前面的一辆马车,在那里看这浮桥。”荀平答道。

“桓朗子,他不是镇守襄阳吗?怎么跑到关陇来了?”荀羡惊异地自言道。这桓豁是桓温的二弟,为人谦和,处事稳重,颇为实干。开始的时候朝廷征辟为司徒府、秘书郎,皆不就。后来会稽王司马召为抚军从事中郎,除吏部郎,结果被桓豁以生病推辞。再迁黄门郎,还是不肯上任。

最后桓温觉得北边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于是就亲自征辟桓豁为安西大将军府司马。今年桓温指挥中路王师北伐,就调桓豁任义成郡,监义成、义阳、新成三郡军事,坐镇襄阳,调度后勤。

想了一下荀羡也释然了,桓温攻南阳、鲁阳、昆阳也花了不少力气,自然也物资紧张了,这桓家管后勤的桓豁到长安来,里面的含义自然不言而喻了。

荀羡坐在马车里,身子往坐位后面一靠,眼睛微微闭了起来,默然沉思了一会然后对荀平说道:“荀平,过了河你拿我的贴子去知会一声桓大人,如果他也是去长安的话。我希望能与他同行。”

荀平应了一声,然后从行李里掏出荀羡地名贴,打开车门,很快就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会儿居然不见了。

荀羡坐在马车里,任由马车缓缓地沿着浮桥向西岸驶去,一路上都默然无语。

很快,荀羡的马车就到了浮桥西岸。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下子就散开了。沿着官道继续向西南方向的长安行进。荀羡交待车夫暂时把驿车停在路边。等一等桓豁。

不一会,两辆马车从车水马龙中驶了出来,缓缓地靠了过来。马车门一下子被打开,一位长得和桓温有四分相似的男子走了出来。他看上去二十多岁,应该跟荀羡差不多大小,但是要比荀羡长得黑一些,也矮一些。所以显得敦实一些。

见桓豁在荀平的带领下走近来,荀羡连忙推开车门,走了出来,迎面拱手道:“朗子兄,想不到在这里相会,真是难得呀!”

“令则大人,我也没有想到居然在这里能看到你。”桓豁一脸笑容地拱手道。

两人的手挽着一起,对视一下。突然仰首发出爽朗地笑容。在荀羡地引领下。桓豁和荀羡先后走进荀羡地马车,然后车门很快被跟在后面的荀平关上,而马车也开始沿着官道向西行驶。

坐在马车里的荀羡和桓豁只是默默地看着对方。谁也不说话,任由马车越驶越快。而两人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最后荀羡轻声开口道:“朗子,你这次来也是为了兵器军械?”

“是啊,令则大人,恐怕你也是一样的目的吧。”桓豁低声答道。

荀羡已经无语了,只好点头默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