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章 大真若屈,大辩若讷(自传)二(2/5)

我欣喜若狂,静如江水,淡泊明志,好一个动中取静。

那一年,我发誓:方这个名字,总有一天,会响彻天下。

春华秋实,日子不抗混,我转眼间便在学堂混到了一十有三,比我小了几岁的刘懿、王三宝,已经陆陆续续展露头脚,而我却仍在学堂里读那些个圣人的道理,渐渐地,我开始变得浮躁,越发渴望外面的世界。

毕竟,书里写的,哪有人间经历的精彩!

我知道,我并不像刘懿那般好学有才思,能驰英华于早年;也不像王三宝那样少有声名,文藻宏丽;更不像应成那样,出生优良,家境优越。

说到底,我只是一个祖宗几代扎根在土里的、普通农民家的普通孩子,凭我一己之力,牵不起滔滔江水,也卷不来万丈青山。

哎!枕头里藏满了发了霉的梦,梦里堆满了得不到的春天呐。

大江日夜向东流,我就在这样急

于求成的渴望中,每日默默啃着干饼,度过了我在子归学堂的每一天。

......

六年前的凌源城,那可是老刘家的天下,大先生虽是刘氏血亲宗族,却因志不同道不合,被视为如同刘氏家族弃子,无法借力。

而世族素来注重家族传承,但凡需要选拔任用的官员,基本都出自世族子弟,直言不讳地说:寒门在世族把持的地方,就如一只飞蛾,根本难成大气,甚至难以生存。

我也是茫茫寒门中的一份子,所以,我想要在华兴郡占有一席之地,那更是痴人说梦。

当时的我,反复思量,终于找了个契机,寻上了大先生。

那天,我借着月色和学堂内微弱的油灯,同大先生促膝长谈,在大先生面前,我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直说道,“恩师,圣贤之书固好,可读一辈子也读不来人间太平,倒不如学以致用来、出去闯闯的干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