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一)(2/2)

在一次抚恤发放后,那领钱的孤寡妇人忍不了阴阳相隔,投井自尽,刘乾属下通知京兆尹处理后事后,一名圆滑小吏将抚恤给妇人的五百铢钱塞到了刘乾的兜里。

回忆到此的刘乾,又是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嘿嘿,钱揣在自己腰包里的感觉,真的很好!

那场鏖战数年、倾全国之力的生死较量,最终天佑中华,大汉得以惨胜。

大汉帝国不仅击退了大秦、剪灭了拥兵自重的地方诸侯,更拓土百万,当然,数年的鏖战,也致使民生凋敝、百业创伤,更重要的隐患,是世族崛起。

这一战中,陛下督战数年、自是首功,刘乾也在这一战中崭露头角,再加上身份使然,从此自然官运亨通,加上刘乾为人圆滑,擅长同流合污,几年下来,竟然党羽遍布,积攒家财无数。

刘乾仍记得,当小刘彦十岁时,素来吝啬的他,居然载着二十牛车的黄金,为刘彦盖了一个比太子东宫还要豪华的宫殿。

二十牛车的黄金,是他当时的全部家产,但刘乾活到了现在,都么有因为这件事而后悔过。

后来,刘乾自己也有了儿子,可他却总觉得,刘彦更像是他的儿子。

那三年里,刘乾抱着小刘彦走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亲眼看着那巴掌大的身体逐渐长大,最后压弯了自己的腰。

他怕刘彦被雨淋到、怕他被风吹到、怕他被雪冻到,连小刘彦噘嘴,刘乾都会闷闷不乐,以至于少给人家一些抚恤。

或许后来的生活锦衣玉食,或许刘乾的儿子太过优秀,那种作为父亲的欣喜与担忧、冲动与关切,在刘乾儿子的身上,从未有过感受。

......

刘乾缓缓起身,北望辽阔天际。

我刘乾虽然贪财,可从小到大,刘彦这孩子的任何要求,我刘乾从没有拒绝过,当年,郭珂寻我助他从龙,我根本未加思考,便站在了刘彦一边。

后来...,哈哈!算了,说的有些远了,今儿个不说了。

陛下啊!老臣手中的权力,不是不肯给,而是要留在陛下最需要的时候给,世间不只有黑白,想谋成大业,需要我这种灰黑交杂的人,为陛下您保驾护航啊!

......

稍顷,刘乾一人侧卧席上,周边花鸟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一阵细碎脚步声,唤回了半梦半醒中的刘乾。

看着那道身影,老刘乾轻笑着摇了摇头,笑道,“人间好梦最难留啊!”

刘乾微微坐起,慈祥地看着来人。

只见来人雄武高壮、披坚执锐,与刘乾稍显阴沉瘦弱的体态极为不符,此正是刘乾独子,刘贲。

只要一说起他这儿子刘贲,刘乾便笑不拢嘴,心花怒放。

刘贲这小子,性格和脾气一点也没随他老子刘乾,如果不是刘乾一把屎一把尿把刘贲伺候大,同时通过各种方式确定这小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没人会相信五毒俱全的刘乾,居然会有这么一个反差儿子。

刘贲性情忠直,长的虽然算不上盛世美颜,但也够的上眉清目秀。

刘贲此子,生于宗室之家,他爹刘乾也是修文不修武的主儿,可刘贲偏偏好武不好文,他打小便在刀枪棍棒中混迹,经常学那些江湖大侠和人家在街上比武斗殴,往往被教训的鼻青脸肿,要不是他爹叫刘乾,刘贲怕是早就被人家卖到边境做奴隶,或者剁成肉馅做大肉包子去了。

儿时的刘贲自觉在长安城‘打遍天下无敌手’,顿感寂寞,于是,他在十二岁远赴锋州,投身兵家三大豪门之一的落甲寺,此后七年,他在落甲寺潜心修习,不断精进,学到了一身实打实的真本事,十九岁的刘贲,出世既入破城境界,被誉为当世少有的武学奇才和兵法新秀。

刘乾也因此,大大的在长安城风光了一把。

刘贲回京当年,正值天子刘彦初登大宝,一心建立不世之功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雄心勃勃的年轻天子,在大汉七十二军之外,设立大汉十二内卫,广招天下英才而聚之。

当此用人之际,刘彦在刘乾的引荐下,初见刘贲,见其英姿飒爽、威武不凡,大喜过望,再加上刘乾的旁敲侧击,刘彦当即册封刘贲为虎威校尉,成为十二内卫中的一名少年军官。

这些年,刘贲在刘彦身边摸爬滚打,历练颇多,知子莫若父,刘乾对刘贲的仕途也没有多做干预,谁承想,这小子依靠自己,居然再进一步,做了虎威中郎将,成为十二内卫中的一员实权将军,深得天子宠爱。

同时,刘贲境界再提,去年一跃成为致物境界的武夫。

每每想到此,刘乾都不禁笑叹:这实乃家门之幸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