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太监 第106章 春试舞弊案(保底,求月票)(1/2)

    景德十四年,六月中旬。

    东南六州的叛乱基本上平息了。

    剩下的就是剿灭盘踞各地落草为寇的溃兵。

    所有城池都已经回归朝廷的掌控之中。

    六大军团驻扎六州,逐步清理溃兵乱匪,基本上不会起什么大乱子了。

    叶城算是完成了此次平叛任务,准备返回玉京。

    这次他没有跟着押解重犯和贵重物资的大部队一起了。

    因为速度实在太慢了。

    上次他去微州调查麻匪之乱,回来的时候足足走了一个月的时间。

    他肯定不会将时间浪费在路上了。

    所以他就轻骑带着十几人先行一步。

    经历过连番战乱的东南六州,极为萧条。

    就算是叛乱平息了,也依旧如此,到处都看不到什么人,很多的村庄都空了。

    路上到处都是白骨,一片凄然惨景。

    幸好这次叛乱持续时间不算太长,不然对东南六州的民生影响就更大了。

    进入元州之后,情况就好很多了。

    虽然经历了一开始的混乱,元州许多人逃亡,生怕叛军打进来,可随着叶城亲率二十万大军,大破叛军江山大营之后,风声就完全变了。

    许多逃跑的人也都迅速返回,现在元州各地早已经恢复了正常。

    “战乱对百姓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坐着黑驴的白玉郎,感受到东南六州跟元州的变化,俨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当即感慨万分。

    他不是那种只知道纸醉金迷的普通勋贵子弟,游历过天下,明白什么是民生疾苦。

    “是啊。”

    叶城骑着马,点头说道。

    “真希望天下再无战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可惜,这根本是不可能。”

    白玉郎说着摇头苦笑。

    “老白,你怎么突然感慨起来了呢?”

    叶城忽然笑道。

    “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白玉郎说道。

    “老白,要我看,既然你心系百姓,为何不去当官,造福一方,总比虚度光阴强吧?”

    叶城正色说道。

    “别别别,我可不是当官的料,我觉得跑跑腿的,还是挺好的。”

    白玉郎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般。

    他生怕叶城拉自己去当官。

    那不是要他命吗?

    现在给叶城跑腿,只是辛苦一时,去当官那就是辛苦一生啊。

    叶城笑了笑,也就不再多说。

    三天后。

    叶城一行人已经赶到玉京五里之外的大兴亭。

    远远看到熟悉的宏伟玉京城,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

    “终于可以去喝酒了。”

    白玉郎为很快能喝到清源楼的苏清酒而激动。

    其他人却是为荣归玉京而激动。

    这次所有人必定要被论功行赏的。

    平叛一事,何等重要。

    叶城倒是心情平静,这次回到玉京,他知道又得继续忙碌的。

    他现在还是神武学院的院主。

    之前王赵里两家叛乱之事,神武学院的春试都耽搁了,一直没有进行,这次肯定要重点搞好春试的。

    忽然,叶城看到大兴亭外乾皇的御驾,以及站着的文武百官。

    叶城都有点惊住了。

    乾皇竟然出城五里迎接自己回玉京?

    这是何等礼遇啊。

    对于任何一个打了大胜仗回来的将军而言,这就是至高的荣誉。

    据说几十年前的镇北大将军王芝贤,也得到了过乾文帝如此礼遇。

    可惜这位老将在之前的江山大战中兵败自杀了。

    跟着叶城回来的人也同样震撼。

    这比上次乾皇在皇城大门迎接叶城回归,可就隆重得多了。

    不过想到这次叶城所立下的绝世战功,也确实对得起这样的礼遇了。

    叶城连忙翻身下马。

    “哈哈,朕的叶卿回来了。”

    乾皇从大兴亭中走了出来,满脸笑容。

    太子苏哲亦步亦趋。

    君臣终于相见。

    文武百官见此情形,百感交集。

    毕竟一位宦官得到如此礼遇殊荣,别说乾国立国以来,就算是历朝历代,也仅此一位了。

    “微臣拜见陛下。”

    叶城刚要下拜,就被乾皇双手托住了。

    “叶卿不必多礼,今天你平定叛乱得胜归来,实属我乾国之幸,朕甚欣慰。”

    乾皇笑着说道。

    “全赖陛下信任,才有臣今日之功。”

    叶城说道。

    乾皇将平定东南六州之重任,托付到他身上,甚至自己在元州按兵不动,乾皇都一直顶着压力,反而安抚他只管按计划去做。

    只能说乾皇真的是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一番礼遇之后,叶城就在乾皇的要求下,登上了御撵,和乾皇太子一起返回玉京。

    这是叶城第二次坐乾皇的御撵。

    当回到玉京之后,叶城又有种受宠若惊,因为满城百姓,几乎都聚集到了正阳大道。

    整个正阳大道足有十二里长。

    非常宽阔。

    可此刻大道两旁都站满了百姓,欢迎叶城这位平叛主帅的回归。

    “叶卿,看到没,这次朝廷可没有组织百姓欢迎伱,而是自发而来,正是有你平息东南六州的叛乱,才让百姓能安居乐业的生活。”

    乾皇心情非常好,笑着说道。

    “臣何德何能,实在惭愧。”

    叶城连忙说道。

    十二里正阳大道足足走了一个小时,到处都是人。

    进了皇城。

    到了皇宫之外,叶城跟着乾皇和太子从正门而入。

    就算是其他的文武大臣,也只能走两边的侧门。

    这就是礼遇。

    奉天殿中。

    乾皇高坐在龙椅之上。

    文武大臣分列殿中左右。

    “叶侯请站这里。”

    太尉尉迟炎拉着叶城要站到最前面。

    “太尉大人,这可使不得。”

    叶城连忙拒绝。

    武官之首的位置可不是这么好站的。

    “今日叶侯是我大乾的功臣,谁敢说站不得?”

    太尉尉迟炎瞪着铜铃大眼说道。

    “太尉是武官之首,岂能乱了位置。”

    叶城笑道。

    “叶卿,尉迟卿,你们两个也就不用站个先后了,并排站着吧。”

    坐在高坐上的乾皇看到下面叶城和尉迟炎拉拉扯扯的,当即开口说道。

    “臣遵旨。”

    叶城无奈,只能跟尉迟炎并排站在了武官的最前面。

    群臣跪拜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徐恒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份圣旨打来开,对着群臣就开始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执剑侯叶城平叛王赵两家之乱,有大功,特升爵为监国公,加封护国大将军,以示皇恩,钦此!”

    简短的一道圣旨。

    可在整个朝堂之上,引起群臣震撼。

    护国大将军还好说。

    这只是一种殊荣,并无实权,只有在特定时期,护国大将军才被赋予权力。

    可监国公就不一样了。

    国公爵位在乾国,本来就非常少的。

    自从乾国立国以来,也就册封过十七个国公。

    能够延续至今的,只有十一家了。

    现在叶城被加封为监国公,就意味着成为乾国地位最为尊贵的十二个国公之一了。

    而且,叶城的公爵位非常特殊。

    监国公。

    任何跟监国二字搭上边,意义就非同一般的。

    比如说监国太子,监国大臣,监国亲王之类.

    虽说这个监国公还有另一种解释,跟叶城是宦官身份有关系。

    可依旧看得出乾皇对叶城的重视了。

    叶城也惊呆了。

    封国公了?

    这样太离谱了吧。

    虽说他这个国公,跟那些世袭罔替的国公还是不一样。

    可他能长生啊。

    叶城连忙从武官之列走了出去,脚步都有点轻飘飘的。

    虽然只是一个爵位而已,可这是国公啊,意义还是很不一样的。

    “微臣谢陛下隆恩。”

    叶城行大礼谢恩之后,接过了徐恒公公递上来的圣旨。

    等朝会结束之后,众多的文武大臣纷纷上前跟叶城打招呼,恭喜祝贺。

    这跟以前是截然不同的待遇了。

    随着王赵两家在朝廷上的势力被清洗一空,现在的文武百官可就干净多了。

    他们也愿意跟叶城这位新贵亲近一番。

    叶城心情不错,自然也是一一回应。

    这代表他真正在朝堂上立足了。

    叶城又跟萧相和尉迟太尉寒暄了几句之后,这才直接前往养神殿。

    他还得跟乾皇具体汇报一下在东南六州的一些情况。

    养神殿。

    叶城向乾皇和太子苏哲行礼。

    “叶卿不必多礼。”

    乾皇轻笑道,“朕可是听吴师说,你在江山那一战中身先士卒,亲率武道军团将叛军的武道军团杀得崩盘,引得叛军大乱崩溃,一举定下了胜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