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阴风(1/2)

越往慎岭山深涧里走,阴风就越凛冽,甚至月光也变得越来越黯淡。

极目之处,只能看清三步之内的物事,当先的那名少年道士并指捻符,念了一通咒语后,符咒骤然烧着,赤色的火光在他指尖一亮便很快被阴风吹灭。

“这老妖道行好深!”少年道士警惕地往后退了两步,险些撞上同行的同门,“今夜又是人间中元节,阴气最甚,贸然入巢猎妖,太过危险,不如……”这少年的话还没说完,一条黑影飞快地从他身侧窜过。

“师姐!”少年道士脱口惊呼。

“让她去。”他身后的中年道士悄悄拉住了他的腰绳,低语道,“她也是妖。”

少年道士欲言又止,只得看着那条黑影窜入浓郁的阴风深处,连同她束发的血红色发穗也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虽说师姐张妙微也是妖,可三百年来一直由仙师亲自教导,明事理,通人性,辨是非,自从修出肉身之后,便再也没有显露过她的黑鳞蟒原身。少年道淩拜入玄宁宗多年,一直都是师姐张妙微指点道法。起初他还有些惧怕这条蛇妖,可经年相处下来,虽然师姐平日颇是严厉,可总归是为了他好,渐渐地他也不那么在意师姐蛇妖的出身,甚至还越看师姐越亲切。所以,此时瞧见师姐一人穿破阴风入内探寻,道淩说不担心都是假话。

中年道士名叫道定,唇上有两瓣小胡子,平时一说话小胡子便一颤一颤的,看起来颇有几分滑稽。此时他抿紧唇角,一动不动地盯着涌动的阴风,捏着剑柄的手心已经沁出了一层冷汗。

“妖物鲜少同类相残……”道定虽是说给道淩听的,也是在自我劝慰,“这妖物盘踞此地多年,残杀了不少无辜百姓,今晚若能及时击杀,便能少几人无辜惨死。我门宗旨便是济世苍生,不可眼见妖物作祟却不作为。”

道淩自然知道这些道理,担心道:“我只是担心师姐。”

“师姐可是有三百年道行的蛇妖……呸!蛇仙!”道定自知说错话,连忙纠正,“仙师给她卜过一卦,说她命不该绝,才将她收在座下炼化成人。仙师卜卦从来没错过,自然师姐今晚也不会有事。”

道淩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这明明是两回事啊。”

“嘘!”道定发现阴气异动,左手捏一道黄符将道淩护在身后,右手拔出了佩剑,摆开了阵势戒备。

道淩也抽了佩剑,警惕地张望身后,以防妖物从后偷袭。

诸人明知这里并非沧海,可此时阴风与妖气汇聚一团,涌动的模样就像是海浪翻涌,似乎要从深处钻出什么可怖的妖物来。

道淩与道定忍不住吞咽了一下,不禁有些许心颤。

忽然,那涌动的黑气忽然凝滞,好似被什么瞬间冻在一瞬之间。

道定见识过这种功法,忍不住咧嘴笑道:“师姐回来了!”话音刚落,只见一点银芒在黑气正中亮起,继而银光绽现,如雷电一般在黑气上蔓延开来,“轰”地一声之后,黑气竟是被银光震碎吞没。

玄宁宗的道袍都是墨色金纹的袍子,门中弟子大多绾髻用木簪簪好,唯有此时站在银光碎屑中的女子,鬓发仅用一条血红穗子左右齐编成了一束,垂在如瀑的后发之上,半掩住了背上的乌金黑蛇剑鞘。

她垂首合眼,柳眉微扬,眉尾里藏了一颗朱砂小痣。直到银光消逝,她才收起掌中灵剑睁开双眸,眸光如霜,却透着一抹惑人心魄的艳色。

这样的艳丽的女子配一身朴素道袍只会违和又诡艳,万幸她经年修道沾染了三分正气,是以这身道袍穿在身上还算自然。

“妖物不在里面。”张妙微徐徐开口,像是凌冽的寒山溪流,莫名地寒凉与疏离。

“不对啊!若是妖物不在里面,为何这里的妖气会那么浓烈?”道淩不解。虽说他的道法尚不及师兄与师姐,可寻妖定位的本事算得上小有所成,他不信自己会定错位置。想到这里,道淩重新拿了一张符篆出来,念了一段“寻妖诀”后,符篆竟是往山涧口飞去。

道淩脸色骤变,急道:“不好,它在山涧口!”

“结阵。”话音落下,张妙微重新抽出灵剑,剑锋寒光一闪而过,她已稳稳地落在了山涧口。

灵剑剑锋如雪,灵光逼人,光泽之中隐约可见蛇影流窜。此剑是用黑鳞蟒七寸之下逆鳞所炼,与张妙微灵息相通。当初玄宁宗仙师练成此剑,赠与张妙微时,赐名:鳞影。

她捻了剑诀,左右旁顾,尚未锁定妖物所在,便听闻身后响起了两声惊呼。她仓促回头,只见两位师弟脚踝被什么东西缠了个紧,硬生生地被吊在了半空之中。

两人仓皇施咒,奈何符篆扔出去好几张,也不见击中那只隐匿在阴风之中的妖物,只得一边大呼,一边被那妖物拖入山涧深处。

“师姐救命!”

“救命!”

张妙微心中大愕,分明已经破了那妖物设在山涧中的迷障,为何那妖物还会有这种移形换影之能?只是现下她来不及多想,足尖一点,便仗剑掠至道淩身侧,挥剑斩断了缠住他足踝的一道黑气。

黑气落地,像是半截斩断的蚯蚓,挣扎了几下便化成了一滩污水。

道淩惊魂未定地爬了起来,摸出黄符给师姐助阵,“凶秽消散!急急如律令!”黄符骤燃,穿入黑雾之中,亮起了一点星火之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