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求見洛無疾(2/2)

安陽侯韓林幾乎是咬牙切齒,本來對西南夷的怨氣,現在全都發泄到了皇帝的身上。

洛無疾都沒想到列侯們的怨氣這么大,這已經不是對丞相不滿,而是對皇帝不滿了,丞相屬于順帶被處理的。

這不是簡簡單單的政治斗爭,因為政治斗爭是純粹的利益之爭,只要手段高超,是可以調和其中矛盾的。

但現在列侯勛貴們覺得自己沒錯!

這群人里面或許很多蠅營狗茍,但是像安陽侯韓林這種真的有理想的同樣不少。

這群人就是典型的鷹派中的鷹派,腦子里面沒有妥協,沒有退讓,時時刻刻就是要你死我活的真刀真槍的拼殺。

這種思想實際上不僅僅在軍功勛貴之中風行,在許多儒生之中同樣風行,比起前世公羊家的大復仇有過之而無不及。

洛氏一直致力于塑造諸夏之人的精神世界。

讓天下人不做精神上的奴隸,什么時候一個百姓能在皇帝的面前挺直腰桿,那就成功了。

想要天下人有充沛的反抗精神,現在看來,雖然百姓還沒有成功,但是權貴已經成功一半了,大漢的貴族相當有主人翁精神,對皇帝并不是畏之如虎。

但有利有弊,人的反抗精神太足,就會天不怕地不怕,就像是現在的列侯勛貴,竟然直接質疑皇帝不配做皇帝,若是再往下思考,是不是還要生出了廢立皇帝的心思?

帝制是最符合當今的制度,是唯一能夠維護大一統的政治制度,皇室的威權必須要得到保證。

洛無疾第一次覺得家族推行的思想可能有些過火了,這把利劍磨的實在是太鋒利了。

一旦處理不好,這些人甚至可能會直接質問皇帝,質問他這些失土受辱的皇帝,還有什么資格坐在皇位上!

洛新給了他們自由,但是現在自由有點過火了,驕兵悍將不足以形容,這些列侯有了自己的政治路線。

這太可怕了。

洛無疾沒想到自己年輕的打匈奴,中年的時候治西域,都輕輕松松,到了晚年的時候,竟然會遇到這么棘手的事情。

他是個無雙的戰將,對政治這方面的天賦不算是絕頂,雖然現在是家主,但實際上家族中主事的是其他人。

洛無疾沉思了一下,然后緩緩說道:“安陽侯,你還記得我的姑父,淮陰武穆侯貧寒時的事跡嗎?”

韓林聞言一愣,遲疑道:“您是說昔年屠夫之事嗎?”

洛無疾沉聲道:“雖然因為先姑母的緣故,武穆侯未曾受到胯下之辱,但是武穆侯卻知道進退。

伱們想要報仇,這的確是合理的,任何人不能阻止你們,但是你們都沒有想過嗎?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南國兵敗難道僅僅是因為皇帝的錯誤嗎?

陌生的環境,突如其來的疫病都是大問題,若是再遇上疫病該怎么辦?

病來如山倒,再雄壯的甲士,一旦生病,也揮舞不動刀劍了。

當年秦朝征討嶺南,遭遇了不次于此次南國戰敗的損失,秦朝不體恤民力,繼續發大軍征討,民力枯竭,最終成為了壓垮秦朝的稻草之一。

難道你們希望大漢同樣如此嗎?

安陽侯,你在地方鎮守多年,難道不清楚地方豪強的狠毒嗎?

一旦朝廷加稅一文,他們就能加到十文,還是說安陽侯府同樣想要在這其中分一杯羹?

征討匈奴是因為心腹大患,諸夏存亡之事,所以無論花費什么代價都要滅掉,但是西南夷只是癬疥之疾,若是因為這樣的小事就直接讓天下震動,實在是不值。”

韓林有些怔楞,他有些難以置信的望著洛無疾,他沒想到洛無疾竟然會反對他們征討西南夷。

這不符合洛氏的一貫作風。

淮陰侯府和安陽侯府起碼現在還是和洛氏關系比較緊密的,尤其是兩個家族正在準備轉型,需要仰仗洛氏。

“大公,大公!”

韓林深深躬身,泣聲道:“為什么啊,難道我們真的錯了嗎?”

洛無疾輕聲道:“不是錯了,而是不合時宜,就像是白晝尋找月亮,夜晚尋找太陽一樣。”

有的人說話,雖然聲音很輕,但是卻如同九天之上落下的神雷,比其他人加起來還要有分量。

洛無疾就是這樣的人,他是洛氏的家主,在衛青和霍去病薨逝之后,他是唯一一個威望蓋壓漢軍的人,是天下武人的偶像。

他站在皇帝這邊,皇帝就穩如泰山。

韓林有些失魂落魄的離開了昭城,一時之間有些迷茫,渾渾噩噩的讓人送信到長安去。

針對丞相的彈劾恐怕要不了了之了,最多不過是下野而已。

漢王朝的貴族墮落之慢,簡直是一個奇跡,但這同樣讓他們的勢力膨脹過快,經過漢武帝時期的對匈奴戰爭,軍功勛貴幾乎得到了一切,在繁榮昌盛的武功之下,潛藏著巨大的政治危機。——《漢王朝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