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朝會驚變(2/2)

劉進跪坐在上首,正要說話,突然聽到一道極高的年輕的男聲,“陛下,臣有奏!”

一個年輕的官員走到大殿中央,向皇帝躬身行禮,然后朗聲道:“陛下,臣有奏!”

大殿之上頓時一片騷動,有的官員在互相交頭接耳,在猜測這是要做什么,有的官員一動不動,仿佛知道這一幕。

丞相立刻起身道:“陛下還沒有說話,你就出列奏事,這是擾亂大朝會秩序,應當拖出殿去。”

年輕官員聞言冷笑一聲,朗聲道:“丞相,您這么著急可是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嗎?”

丞相一愣,只見年輕官員向劉進作揖朗聲道:“陛下,我大漢是無上的天朝,縱然是匈奴這樣的惡狼也只能匍匐在我大漢的腳下,西南夷,不過是山中的猴子罷了,居然能夠戰勝大漢,這難道不是世上最可笑的事情嗎?

瘦弱的能夠戰勝強壯的嗎?

赤手空拳的能夠戰勝甲胄俱全的嗎?

野蠻的能夠戰勝先進的嗎?

不能!

但大漢卻偏偏失敗了,這不是大漢的將士不英勇啊,這是因為朝中有奸賊啊。”

話說到這里,整座大殿已經沸反盈天,萬萬沒想到大朝會的開局竟然這么勁爆,再結合剛剛對丞相的態度,一個難以想象的事情浮現在皇帝的心頭。

皇帝哆嗦著問道:“愛卿,伱繼續說,你繼續說。”

年輕官員挺直了脊梁說道:“臣要彈劾丞相在南國戰事中貪污軍需物資,由于私人恩怨而不為大軍配備藥物,最終導致大軍戰敗,這樣的奸賊卻位列滿堂諸公之上,這難道不是最諷刺的嗎?

臣請陛下圣裁!

這樣的奸賊,如果不殺死他,天理和公道又該如何體現呢?

這樣的奸賊,如果不殺死他,戰死的二十萬將士又該如何述說自己的冤屈呢?

這樣的奸賊,如果不殺死他,您要如何向高皇帝、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孝武皇帝交待呢?

陛下,請為天下人主持公道啊!”

說著,官員竟然直接跪在了殿中,眼中滿是恨意和快意,還帶著些許的啜泣之聲。

丞相只覺渾身遍體生寒,這是一個陰謀,這是一個除掉自己的陰謀。

為什么?

丞相快速的思索著自己可能遇到的政敵,然后陡然定位到前些時日,自己同意了皇帝休養生息的建議。

他一下子就成了主戰派的眼中釘肉中刺。

他艱難的望了那個跪在殿中的身影,然后轉頭望向了面無表情的大將軍,又望向了那些正襟危坐的列侯們,他不知道是誰要做掉自己,但他知道那個人一定在這些人之中。

甚至,是這些人的所有,軍功貴族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甚至能夠裹挾皇帝,尤其是在朝廷受到大損失的情況下。

丞相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巨大的錯誤,文皇帝的時候,軍功貴族是服從丞相的調度,洛文王自然不必多說,賈相同樣是勢力龐大,能夠壓服軍功貴族。

但是從武皇帝開始,因為大司馬大將軍長平武烈侯衛青、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景桓侯霍去病、大司馬驍騎將軍無雙侯的存在,丞相已經失去了至高的地位。

大漢的丞相是為軍功貴族調度糧草的后勤人員,早就失去了那種高高在上的地位。

現在自己支持皇帝的政策,不僅僅是得罪了主戰派,甚至還被軍功貴族認為是自己想要奪回皇帝之下至高的權力。

一念至此,丞相頓時感覺眼前一黑,甚至有些無法站立,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辦法能夠解開現在的這個局面,除非自己立刻轉變態度支持軍功貴族的想法,再啟南國戰事。

“丞相!”

皇帝的聲音從上首傳來,聲音之中是抑制不住的憤怒,此刻的他心中爆炸到了完全控制不住的地步。

丞相邁步走向大殿之中,躬身行禮然后直接道:“陛下,臣冤枉!

自古以來,誣陷誹謗之人,都應當拔掉他的舌頭,攪爛他的嘴巴,只有這樣才能夠還給被誣陷誹謗之人清白。

臣請陛下為臣主持公道啊。

堂堂丞相,竟然在大朝會上被這樣的污蔑,這是何等的丑聞啊,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給予懲罰,往后還有大臣敢于站在這殿中嗎?”

朋友,推書~

王玨穿越成了紂王的弟弟,武王伐紂,周公踐奄,殷商天崩,值此危難之際,再興國祚,建立家族,歷經滄海桑田,王朝更替,薪火相傳。自殷商以降,王氏綿延三千載,見證無數興亡,扶龍庭,平離亂,安天下,興盛世,一部王家傳,半部華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