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南國罪己詔(2/2)

二十萬的士卒喋血南國,難道能不為他們復仇嗎?

那是符合圣賢道理的嗎?

那是諸夏的天子所應該做的嗎?

素王上皇曾經說過,諸夏和蠻夷是不能共存的,王道是不能偏安,而不施行天下的,難道您要違背素王上皇的旨意嗎?

那是獨夫才會做的!

臣為您感到擔憂啊。”

大將軍這話一說,殿中的氣氛瞬間一片肅然,丞相也閉上了嘴,這是碰都不能碰的話題。

劉進心中一凜,這就是他所擔心的,又見到列侯們想要說話,便抬起了手,制止了所有人,這才緩緩說道:“諸位愛卿,

朕并不是要違反素王上皇的旨意,并不是要和那些夷狄共存,朕在此向諸位立下誓言,一定要洗刷此次戰敗的恥辱。

但朕有些話想要說。

先帝擊敗了匈奴,府庫就像是現在這樣的空虛,大將軍長平武烈侯輔佐朕,幾年的時間就恢復到了可以一戰的地步,于是不需要向民間征收多余的賦稅,朝廷就得到了戰爭的錢糧。

南國戰敗。

朕命令西南的郡守們為大軍提供糧食,但還是有瘦弱的士卒在路途之上餓死,因為西南的山路太難行走,糧食無法到達。

西南的夷狄還在森林和山中的水源施加了詛咒,這或許是上天的指示啊,但是朕卻不夠明智,于是忽視了這些,士卒紛紛在西南生下了疫病,大軍因此而虛弱覆滅,這是朕的過失啊。

以后不能再這樣做了。

朕決心用十年來恢復國力,在西南培養擅長山地的士卒,刺探夷狄的情報,派遣賢良的將軍,這樣做,想必就沒有不能勝利的。

丞相,今日朕所說的,還請您制定詔書,朕用印之后發往天下各個郡縣郡國之中,讓公卿、王侯、兩千石的朝官都知曉。

現在朝廷要改變連續的戰爭,恢復農耕,讓關中再次興盛起來。

不再征召數十萬的軍隊,讓正在服徭役和兵役的百姓們回到家中,豐富他們的資產,只留下常備的軍隊就足以。”

劉進所說的,就連大將軍都說不出話來了,這里的廷議自然是暢所欲言,但是皇帝竟然要把他的話都發往天下,這就有些不得了了,這是真的要改變武皇帝以來,大漢不斷向外開拓的主旋律。

最關鍵的是,劉進從當上皇帝之后就一直處處學習武皇帝,結果現在竟然要全盤否定自己曾經的治國思想,轉到文皇帝的那一條道路上。

這相當于向天下人承認自己當初做錯了。

這個時空的皇帝沒有那種不能錯的神圣感,但是誰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呢?

承認錯誤是個很艱難的事情,就算是個普通人,尚且會嘴硬不愿意認錯,更不要說權力巔峰的皇帝,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給皇帝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是必須的,丞相躬身作揖道:“陛下,臣遵旨。”

皇帝有些疲憊的說道:“諸位愛卿還請回吧,朕乏了。”

“臣等告退。”

群臣躬身拜后,紛紛離開了議事的大殿,只剩下劉進孤身一人望著寂寥的大殿,慘笑兩聲,心中郁結之感,愈發嚴重。

“南國罪己詔”是歷史上第一次由皇帝本人下發的罪己詔書,這背后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這從官方層面代表著皇帝身上有了責任的概念,而不是無限的權力。

雖然筆者很不愿意承認,這實際上是漢王朝由盛轉衰過程中的產物,但事實如此,不容辯駁!——《漢王朝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