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朝堂与阴谋(2/5)

长乐宫。

刘彻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这些时日他一生在回想这件事,九江王刘启死在阵上,前线传来的消息是畏罪自杀,大概率是真的,毕竟刘启还是要脸的,但真实情况嘛,真假假没人知道。

但刘彻对这个结果是很郁闷的。

他是希望刘启死,但不是这么死,之前不愿意为刘启上恶谥也是因为不好看。

之前刘彻以为刘启会在回到九江国,或者直接去九江国的路途中就自杀的,因为刘彻自忖,若是他经历了这种事,定然是不受这样耻辱的。

刘启没自杀这就很出乎刘彻预料了,等到刘启造反之后,他是真的疑惑,形势到了这个地步,造反又有什么用处呢?

刘启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一点呢?他造反是单纯为了把全家和国中贵族全部流放吗?

不知道图什么,还不如直接自杀,给双方一个体面,之后子嗣改封也不是没有希望,结果现在搞得这么难看。

刘彻不明白他只是派人请刘启来到长安而已,为什么就会造反呢?

因为那些使者已经死了,所有经历过那件事的当事人都死了,所以刘彻永远不知道,那些使者故意多说了两句话,故意催促的急了一些,故意傲慢了一些,故意含糊其辞了一些。

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密的事情,史书上只有简单的记载,“孝武元年,九江王反,旬月平之,谥厉。”

对于这种无法理解的事情,刘彻当然有怀疑,最后刘彻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天下人之中希望刘启死的人太多了,刘启可能是被造反的。

刘彻当然很清楚,想要刘启死的人,不仅仅是和刘启有血海深仇的两家王公,之前倒太子的那些人,谁不想让他死呢,不说那些上奏折的朝臣,就连太学之中鼓噪的学子,甚至就连丞相贾谊都想要九江王死,因为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除非刘启愿意对着洛水起誓,日后好好待在九江王国之中,绝不报复那才有可能能留下一条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