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0:大国机长 第310章 徐苍,如果......机翼断裂了呢?(1/3)

    加拿大蒙特利尔庞巴迪C系列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大楼外的一处小花园里,总裁雷恩·瓦雷特脸色铁青地听着秘书向他的汇报。

    “这么说来,等之前订购的二十台PW6000订单完成之后,后续普惠将不会再与我们续签发动机合同了。”秘书沉声道。

    雷恩倚着一棵大树,习惯性地咬着自己的大拇指,在出现明显焦虑时,他就会有这样的小习惯:“这是确定的了?”

    “应该是确定的。普惠动力总裁办公室直接联系我们了,不过,他们似乎并没有要官方宣布的样子,仿佛是要低调处理。”

    “普惠动力总裁办公室?”雷恩长吁一口气:“那看来是定下来了。没有官宣的打算,那意思是说,普惠动力那边本意并非要中断合作?”

    事实上中断了合作,但是却想着冷处理,这明显是在照顾庞巴迪方面的心情,防止舆论上扩大化,以便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庞巴迪喘息的机会。只要普惠断绝与庞巴迪合作的事情没有官宣,那等消息爆发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时间内,如果庞巴迪能找到替代方案,那便能将此事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普惠的做法已经是最大程度考虑庞巴迪的感受了。

    秘书迟疑了片刻:“这个.我暂时没有得到相关信息。”

    “那”雷恩想了下:“CS100的PW4000-94发动机的订单呢,有没有受到影响?”

    秘书一怔:“并没有收到CS100飞机发动机合作订单的更改通知。”

    PW4000-94发动机跟波音777上所用的PW4000-112发动机其实是一个大型号,但是在风扇尺寸上有差别,后面跟着的序列号就是代表这个子型号的风扇尺寸。

    即PW4000-94发动机的风扇尺寸是九十四英寸,而PW4000-112就是一百一十二英寸。

    CS300客机的PW6000发动机订单被终止,而CS100客机的PW4000-94发动机订单却不受影响,这本身就代表了一些事情,跟刚才雷恩所说的话有一些吻合。

    秘书也是聪明人,她很快就意识到了一种可能性:“有人在故意针对CS300项目?”

    “CS100和CS300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雷恩突然问道。

    “座位数?”

    CS100客机的座位数是一百座,而CS300则是一百三十座。不过,秘书不太理解就差了三十个座位,差别就这么大吗?

    雷恩摇摇头:“是支线和干线的区别。”

    “其实,此前的CS100已经勉强可以称为干线飞机了,但是我们极力宣称其为支线飞机。而CS300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干线飞机了,然后它就遭受到了针对,因为这款飞机触碰到了干线客机市场既有利益者的底线。”

    “波音和空客?”秘书蹙了秀眉:“不对,是空客。”

    由于CS300在逻辑上是大量借鉴空客的,所以在市场竞争上,CS300更直接的竞争者在绝代双骄中更偏向于空客。

    “果然是还是遇到这种情况了。”雷恩叹了一口气:“当初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CS100的时候还是将其定义为了支线客机。波音和空客在CS100上的容忍似乎给了我们错觉,让我们觉得他们是温柔的小绵羊,结果他们还是此人不吐骨头的恶狼。”

    秘书也觉得头疼无比:“可是,我们不涉及干线市场,公司就要完了。”

    庞巴迪是世界第三大飞机制造商不错,但是,其公司内部财务糟糕不堪。民航飞机制造的大部分利润是在干线飞机上的,支线飞机本来就是喝汤的,结果这么小的利润池里还得分一半给巴西航空工业,这就导致庞巴迪实际上远没有表面那么光鲜亮丽。

    在发现支线客机市场的利润已经到了天花板了,庞巴迪的求生之道只有涉足干线客机市场。只有在干线客机市场搏杀才能死中求活。

    然而,干线客机市场本来就是波音和空客的自留地,要是谁想要进来,那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此前,庞巴迪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境地的出现,而将CS100定义为支线客机。

    就是这么一款试水之作,其出现并未引起波音与空客的过大反应,这就让庞巴迪产生了可以更进一步的念头,所以一百三十座的CS300客机应运而生。

    没想到此前反应平淡的波音空客反击来得这么快,直接将庞巴迪无法解决的发动机技术作为了钳制CS300的撒手锏。

    没错,即便是身为世界第三大飞机制造商,庞巴迪依旧无法自主进行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与制造。

    “需要我跟技术部联系一下吗?更改动力系统选择,有没有这个可能性?”

    雷恩几乎没有思考,便是否定了秘书的提议:“我们C系列飞机的软件逻辑比较偏向于空客,因此,普惠和罗罗的发动机在适配性上更好。不过,罗罗的重心就在欧洲,选择罗罗的话,将来与空客的对抗中,罗罗应该会倒向于空客。所以,我们才选择了普惠的发动机,从CS100时就是这样的。只是,我没有想到空客对普惠的影响力也这么大,普惠甚至愿意终止与我方的合作订单。”

    “不管是CS100,还是CS300在设计之初就定格于了普惠的发动机接口,想要更换动力系统,谈何容易?”

    “不过,最近一批的CS300出货量只有十二架。”秘书说道:“后续暂时还没有新的订单。”

    此言一出,雷恩直接绷不住了。

    坏消息,普惠不会提供新的发动机了,只能消耗存货了。

    好消息,连存货都用不完。

    “CS100的订单总量是多少了?”

    秘书想了下:“好像是二十三架吧。”

    雷恩长出一口气:“难道这就是我们飞机制造业务的终点了?”

    庞巴迪集团主版块是三个,铁路,飞机以及汽车制造。如果再这么下去,飞机制造业务怕是要延续不下去了。

    作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初步涉足干线客机领域的CS100飞机初始订单为零,当时C系列公司上下算是丢尽了颜面。这么长时间下来拢共才卖出二十三架,情况也是相当不妙。

    而被他们寄予厚望的CS300飞机估计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雷恩只感觉身心疲惫。

    没了普惠的发动机,CS300项目注定只会有一个命运。如今,C系列飞机公司的资金流已经到极限了,而总部对他们在C系列飞机上的糟糕表现极其不满,根本不会再拨款了。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引起外部资本?”

    “比如谁?”雷恩反问道:“有谁愿意再投钱给我们。”

    秘书想了下:“比如中航工业?之前在机身部分的业务上,我们不就是跟他们合作的吗?他们似乎很迫切地希望以此获得相关飞机研制的技术,在资金给予上,中航工业应该颇为慷慨。”

    C系列飞机的机身部分有些是交给中航工业生产的,然而,在这项业务中,中航工业并没有赚取多少利润,单纯是想要借此机会学习相关技术的心态。秘书是看准了中航工业的这种心态,从中航工业获得资金,实质上就是让中航工业当那个冤大头。

    “中航工业吗?”雷恩思索良久,在他心里其实也觉得中航工业是一块肥肉,就靠着技术优势,在中航工业那边赚取资金似乎并非是什么难事,而且还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国外企业看待国内企业的一种普遍性心态,将国内企业当成任人宰割的肥羊。

    “你去跟工程部说一下,让他们看看有没有更换动力系统的可能性,让他们汇总一个报告给我。另外.找寻外面有没有愿意转让PW6000订单的,在可接受范围内,允许适量的加价。”雷恩沉吟片刻:“还有,联系中航工业吧。”

    洱海总部小型会议室里,秦心望着刚刚收到的普惠动力正式邀约函件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在她的面前,陆景华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怎么看?”秦心将函件放在会议桌上,随便寻了个座位坐下。

    这次并非正式的会议,仅仅是在收到函件后,秦心一个人拿不定主意,想要临时找个地方跟别人商量商量。

    但是,很显然以陆景华的能力,这件事已经明显超出了他的极限了。他管理一家航空公司的飞行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以将之管得井井有条,但是再大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发动机的领域,还是普惠动力这样的巨头,陆景华先天性地就有些露怯了。

    依照普惠动力的意思,他们想要与春夏航空进行正式的商务洽谈,当然点名了徐苍参加。至于是普惠动力派人过来,还是春夏航空派人过去,这些可以容后再议。普惠动力现在想要确定的是春夏航空,或者说徐苍有正式商务洽谈的主观意愿。

    普惠动力发出这么正式的邀约,看起来涉及事情比较重大。否则,双方秘书处代为传话即可。当然,也看得出来普惠动力将徐苍看得很重,发出的邀约级别很高。

    “秦总,这件事要不等徐苍回来再说?”在拿不准的时候,陆景华还是习惯性地将事情抛给徐苍。

    秦心微微一叹,陆景华的见识还是少了一些。随着徐苍业务的拓展,很多时候,陆景华已经不能给出专业性的建议了。

    “不用!”门外直接走来一人,正是不久前跟骆天荣谈判的易风。

    由于徐苍抵押了波音航材的正版授权,导致原计划的航材公司筹建进度放缓,闲来无事的易风被徐苍叫到春夏航空暂代管理职务。

    下面一段时间所涉及的领域操作太过复杂,没有易风这样的人坐镇,是有可能出事的。

    易风走进会议室来:“秦总,你送给我的普惠动力的邀约函件,我已经看过了。徐苍在去往英国之前就跟我交代了,若是普惠动力主动邀请,同意即可。不过,向普惠动力透露是否有意进行PW8000原型机的飞行试验。”

    “PW8000?有PW8000吗?”陆景华指直接怔住了:“现在最新型不是PW6000吗?”

    “这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易风这个人是极其相信徐苍的,徐苍说有PW8000,那就一定有PW8000发动机:“不用跟普惠动力提及PW8000试飞的细节,只需要提一下即可,让他们有些心理准备,后续细节会由徐苍亲自来谈。”

    秦心沉吟片刻:“照徐苍的意思,PW8000现在连原型机都没有,那进度还不如遄达1000,就这样的情况进行试飞,危险系数不是很大?”

    易风抿了下嘴:“徐苍自有安排,我们只需要听他的就行。”

    陆景华一时有些无措,看看易风,再看看秦心,不晓得这份邀约到底该怎么回。

    秦心思前想后,还是摆摆手:“算了,既然徐苍已经提前安排好了,那就按着他的意思做吧。”

    易风眼见秦心同意,很是自然地又是拿出一份文件:“秦总,这是一份额外的财务支出,涉及隐秘,不能由财务部审核,直接从你这边走。”

    秦心不解,接过文件,看了一会儿:“航材替换?五千万?”

    “这是先期的拨款,应该是足够的,但是也有超支的可能性。”易风补充道:“若是秦总觉得没有问题,在文件上签字即可。”

    说实话,秦心并不太明白文件上的内容。

    秦心是有一些财务知识的,但是对于文件上购买双份相同的航材,但只用一份的做法就不得而解了。

    “这是徐苍在做的?”

    易风点点头:“是的,已经做了有一段时间了。”

    “理由?”

    “解决天荣航材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天荣航材自军民航脱离没多久就成立了,一直在国内航材领域处于支配地位,说实话,我不太看好。”在自己知道的领域,陆景华还是能说上两句的。

    陆景华是知道一些徐苍在天荣航材上的操作的,但是他比较倾向于徐苍这几千万容易打水漂。

    不过,徐苍决定的事情,陆景华也不好去反驳,只能由着他。

    “不不不,你们太小看徐苍了。在徐苍面前,天荣航材也不过尔尔。”易风笑道,看起来对徐苍非常有信心。

    能知道徐苍全部布局的人很少,比如易风,比如肖凌云,后续李荣成可能也会是。

    这三个都是有眼界,有能力的人才,皆是可以独挡一面。

    像陆景华这种属于专项人才,只能接受一部分的任务,而且受限于眼界问题,看事物并不真切。

    因此,徐苍不会刻意向陆景华谈及他能力以外的事情,当然了,偶尔说到了不算。甚至说,秦心都无法窥见徐苍所有的布局。

    “你们看起来有很多事情没有告诉我。”秦心哼了一声,略微有些不满。

    当然了,秦心也不是刁蛮之人,她认得清自己的能力上限。在表达了些微不满后,并没有询问相关事宜,在不给徐苍惹麻烦上,秦心相当拎得清楚。

    又是稍稍看了下,发现最后在签字一栏上已经有了陆晓晓的签字,秦心有些讶异:“晓晓看过了?”

    “她是管钱袋子,保密需要,不能流经财务部,但是让她看一下还是必须的。我跟她说了一些,她那边没有意见。”

    相比于跟秦心谈事情,易风其实更愿意跟陆晓晓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