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夫君,不许欺负我(1/2)

随着内阁首辅大臣张巨鹿的一声令下,士子们都是开始读卷答题。

黄廷晖看了一眼殿试考题,此番殿试只考策问,不考四书五经。

小皇帝虽说极为叛逆,但说到底是像张巨鹿这样的大贤士教出来的。

故而小皇帝更加看重的,也是策问这一块。

毕竟文章写的再是如何花团锦簇,没有处理政务、没有解决一些问题的办法。

还不是个啥也不会的书呆子?

考校策论这一块,能够测试出一个进士在处理各方面问题的能力。

选拔出真正对江山社稷有用的人才来。

此时,黄廷晖看着这份殿试试卷,这份试卷上一共有两题,第一题的大致意思是如何“驭民”。

至于第二题则是如何“富国”。

按照殿试的相关规矩,每道题考生必须答字在一千字以上,阐述自己的见解。

答题时间一直到天黑,到时候会有人给那些没有答完题的士子两根蜡烛。

等到蜡烛熄灭之后,就不能再继续往下答题了。

自会有宫人将答题的士子强行扶出,给送回家去。

一天考两道题,说起来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

但在殿试这等庄严肃穆的环境下,一些考生也会发挥失常。

故而可能出现答不完题的情况。

此时,黄廷晖已经取出试卷来,他拿起毛笔就在试卷上写到“应殿试臣黄廷晖,系江浙府人士,今应殿试”

除了这些之后,黄廷晖还将自己的三代履历,以及其他要写的东西纷纷写上。

之后,黄廷晖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才开始想着如何答题。

想要在殿试的试卷之中脱颖而出,那就得另辟蹊径。

好在黄廷晖接受的后世信息繁多,其中不乏各种新奇的想法。

黄廷晖左右思量了许久,才将暗自揣摩小皇帝心思的观点与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这时候,黄廷晖颇有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唰唰唰……”

“唰唰唰……”

有了灵感的黄廷晖将自己深藏于脑海之中的想法写了出来,颇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等到黄廷晖写完第一篇策问之时,其他士子最多不过是写了半篇而已。

“此人下笔如有神助,竟然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真是妙啊!”

“此人是何人?”内阁辅臣开口问道。

“听闻这贡士第二名是寒门出身,江浙府人士!”

“此人应该就是江浙府的解元黄廷晖吧!”

“看他下笔如有神,将来定会是一代能臣!”

吏部尚书对眼下这些正在奋笔疾书的士子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看着做起题来酣畅淋漓的黄廷晖,也是忍不住开口夸赞道。

“原来如此!”

“江浙府近几年来出的人才不少,文教昌隆!”

“只是似乎好几年没出状元了,且看看今年能不能出那么一名状元公!”

那内阁辅臣听到吏部尚书的解释之后,他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笑着说道。

“此人之才,或许足以成为状元!”吏部尚书也是附和着说道。

黄廷晖当然不知道吏部尚书与辅臣的这段对话。

此时的他已经全身心沉浸在答题的氛围之中。

要说黄廷晖面对考试,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一旦进入了状态之后,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走。

外界的情况对他无法产生多大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黄廷晖每次在考试之中,几乎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准的原因。

除非在某些时候,黄廷晖有顾虑太多,文章才可能会落了下乘。

“富国!”

“有意思啊!”

看着这第二道题的大致意思,黄廷晖笑了笑。

不愧是小皇帝,本性难移,就是在殿试这等考试之中也藏着自己的小心思。

所谓的富国,其实也是小皇帝希望选拔出能够给他“挣钱”的进士来。

小皇帝是个小财迷,但财迷到这个程度。

还真是让黄廷晖感到哭笑不得。

当下,黄廷晖也没有太多犹豫。

“富国”的一些方法,黄廷晖当然知道了。

毕竟经济学方面,他可是研究得透透的。

至于具体的富国方法,黄廷晖也并非没有。

如此一来的话,写好这篇文章还不是信手拈来?

这场殿试,黄廷晖只觉得两道题目都是自己拿手至极的。

写着这些文章,倒是颇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很快,又是一篇雄文出现在了白纸上。

待到黄廷晖再抬起头时,他已经是将这文章誊写在另外一份干净整洁的白纸上。

作为最终的答案。

这时候,再往其他考生的方向看去。

还有一些考生连第一题都没有答完。

黄廷晖如此之效率,怕是这么多年来殿试中的第一人了。

“这小子!”

“就答完了?”其他大臣看着黄廷晖收拾考具的动作,一个个的目瞪口呆。

虽说他们也知道黄廷晖才华不错,但也不至于答的如此之迅速吧!

“或许是文思泉涌!”

“我看是答的太过于着急了,眼下时间还长,不用如此着急才对!”

“文章往往是一气呵成,那才是精品!”

“对对对,自古诗文都是写完以后,不易一字,方是最可能流传千古的!”

众朝臣意见不一,而黄廷晖则是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等到墨水彻底变干了以后,黄廷晖才在其他士子极为错愕的表情之中,将自己的那份试卷交了上去。

“学生写好了!”黄廷晖对着受卷官拜上一拜,随后便大跨步朝着殿外走去。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以后,黄廷晖忍住了自己欲放肆大笑的冲动。

终于结束了!

自己的科举之路,以后不用再为考试而发愁了。

这种感觉像极了在高考之后,无数考生将自己以前留下来的试卷。

将一些书本给彻底撕碎时的冲动,不过在这大殿之内,黄廷晖自然不会以这种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若是此事传到朝中大臣,传到小皇帝的耳中。

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就不太好了。

于是黄廷晖强忍着自己大笑得冲动,往大殿外继续走去。

……

殿试之后,黄廷晖乘着夜色就要离开大殿。

不过此刻天色已晚,这宫城内的建筑就跟后世的小区一般。

就跟迷宫一样。

最为关键的还是后世的小区好歹是有标识,而眼下这宫城内的建筑根本就没有标识。

千篇一律,再加上夜色已经是变深。

考生们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摸到天亮怕也是走不出这大殿。

不过这种情况自然也是被考虑到了。

眼下黄廷晖这才从大殿之中出来不久,有一名小太监就提着一个通红的灯笼,出现在了黄廷晖的面前。

“黄老爷!”

“眼下天黑,让小人给你照路吧。”

黄廷晖见那人认识自己,也是感到有些奇怪与惊讶。

不过他还是对那人拱了拱手说道:“这位公公!”

“廷晖自己来就好了。”

“不敢劳烦公公了!”

那小太监见黄廷晖如此的客气,竟然是丝毫没有看不起太监的毛病,心底也是对黄廷晖好感大加。

只见他笑着对黄廷晖说道:“黄老爷客气了,在下被张公公派过来给您引路的!”

“小人能为黄老爷引路,这也是小人的荣幸呢!”

听到这小太监如此一解释,黄廷晖当下才明白了过来。

原来这小太监是张德荣的人。

不过张德荣眼下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儿,竟然对自己也能做到如此细致。

黄廷晖倒是没有想到。

只见黄廷晖对那小太监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廷晖便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在熟门熟路的小太监指引下,黄廷晖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在这宫城之内打转。

他很快寻得了出去的路,拜别了小太监之后。

便朝着家中方向快步赶了过去。

一天的劳累,再加上自己又是连夜赶回了家中。

黄廷晖只觉得又饥又饿,只想寻得一些东西大吃一顿。

宫中的那些宫饼虽说是能够垫一垫肚子的东西,但哪里有大鱼大肉吃。

黄廷晖本打算是在附近寻个酒楼吃吃喝喝的,但眼下已经是宵禁时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