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览众山小(1/2)

挥毫落笔,文不加点!

仅仅是片刻之间,那宣纸上便出现了一首完整的诗词。

别的不说,且是看这诗词的气势,便有一股扑面而来的雄心,便有一股让人为之惊叹的气度。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笔落惊神。

黄廷晖早已是退到了一边,但此时李白崇却迟迟说不出话来。

大盛朝的诗文最是注重对仗、韵律。

故而律诗在这个时代是颇为受欢迎的,受文人士子的追逐。

以李白崇的举人身份来看,起初看到第一句诗时。

只是觉得也不过尔尔、颇为平凡,并没有什么太过于出彩的地方。

到了第二句诗时,李白崇便发出了有些惊讶的声音,作为一名举人,当世极有地位,有才华之人。

李白崇对诗文钻研还是颇深的,这两句诗几乎是在瞬间,便让他为之侧目。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李白崇轻轻念着这两句诗,仅仅是两句,不过十个字,就勾勒了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仅仅是一个“钟”字,便已经是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

神奇和秀美,泰山之美尽现短短诗文之中。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

天色的一昏一晓被泰山割为阴、阳面。

当真是妙笔生花,他竟然只用了一个“割”字,就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主宰一切的力量

仅仅只言片语,便让静止的泰山充满了雄浑的力量,有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至于“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

自己的心胸、胸怀也因为登上泰山,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颇有种“拨开云雾见月明”,雄心顿生的感觉。

不过最让李白崇为之震撼,为之骇然到说不出话来的,还是结尾这两句点睛之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人小!”

若是只看前几句,李白崇也只会认为黄廷晖所写的这首诗在写泰山之壮美。

属于写景诗中的佳作。

但仅仅是最后这两句点睛之笔,将这首诗拉到了另一个境界。

此句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

同时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写诗之人的心胸气魄。

当真是妙哉、当真是伟作。

那么一瞬间,便是李白崇也是迟迟说不出话来。

起初他只是以为黄廷晖不过是小有才华的读书人罢了。

而眼下来看,他属实是看走眼了。

如此才华,又怎么可能是寻常读书人?

若是自己错过了这么一个有才华的学子,那自己坚持“为国培养栋梁”的理念可不就是一个笑话了?

过了好半晌儿之后,李白崇方才是抚了抚自己的胡须,他极为感慨的说道:“‘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

“‘青未了’语好,‘夫如何’跌荡,非凑句也。”

“‘荡胸’语,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对下句苦。”

评价完毕之后,李白崇又是叹了一口气,补充道:“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

“如今却被你数语说尽。”

“只言片语,说得泰岳正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

“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