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上元节1(1/2)

想到这里,李小天心中惊骇不已,怪不得其在信中反复强调让自己在外面和他撇清关系,这等强者之间的恩怨确实不是目前他能够插手的。

“恐怕不只是那《造化经》,就连这《万丹方》和《丹火要义》也绝不可外露。”

李小天心中暗念。

再回归到《丹火要义》。

刚开始李小天以为《丹火要义》就是一本简单介绍如何炼丹的书籍,可药圣出品,岂能凡品?

与其说它是一本书,倒不如说它是一本控火秘籍。

《丹火要义》共分七层,前三层以气控火,中三层以神御火,第七层为无火练丹。

以气控火,通过特殊的运气方式于药鼎之中输入元气,相比平常的运送元气的方式,这套炼丹专用的运行方法更为精妙细致,熟练掌握之后,可提升控火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成丹率,在四品丹药及之下,效果颇为明显。

以神御火,在以气控火的基础之上,加入神识的运用,使得丹火的控制更进一步细微化,这就意味着只适用于三神境的修士。

无火炼丹,能炼到这第七层,修行应该是通天境,此之境界,神识如海,元气无穷,以至元气化火,无需实火,随心所控,药道已然至极。

一看完《丹火要义》,李小天就知此书不凡,心中更加笃定绝不外露。

就李小天目前通脉七层的修为,他只是着重研读了以气控火,毕竟以神御火和无火炼丹离他尚远。

紧接着,李小天又花了大半天时间摸索完以气控火的第一层运输元气脉路,便是开始想着实操起来,因为条件有限,药草丹火均无准备,所以这次实操并非炼丹,而是将他房间的暖炉做实验对象,反正是以气控火,控啥火不是控。

于是乎,李小天使用以气控火的运气方式,将体内元气混输入炉中火种,只见炉火随着自己传导的元气多少,忽大忽小,犹如一座无形的鼓风箱在吹火一般,果真是奇妙。

只是,这般控火不过维持了半盏茶时间,就突然间中断了,炼药之时,控火失灵,是大忌,意味着炼丹失败。

“看来这以气控火之术并没有那么容易练成,就自己目前的修为,即便是炼一品丹药,这控火时长起码得大半天,而且炼制过程中还需对放入丹药的顺序时机分外注意,一心二用,难度可比此单纯地控制炉中炭火高上不少,炼丹之事,还需循序渐进,急不来。”李小天慨叹,炼丹之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当前之急,还是先得以通脉为主,提升硬实力,有空余时间再习练那控火之术。

算起来,李小天研看完木林森留给他的炼丹三部曲已用六七天,肚子又开始发出抗议之声,无奈,只能出去进食。

时是傍晚,夜凉如水,月明星稀。

李小天一出门,发现街头热闹非凡,到处挂满了红色灯笼,人影重重,摩肩接踵,有精致打扮的妙龄女子,有提着小灯笼到处乱窜的稚嫩孩童,还有三五成群同游的好友,成双入对得情侣,总之,与前些日子的春节相比,今夜把京城的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来今天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怪不得今晚的月亮看起来格外地圆,虽然是同一国家,这京都的风俗可与李家沟差异太大了。”

李小天喃喃自语间,忽又想起了李家沟的上元节。

在李家沟,上元节叫点亮节,在那天,李家沟的欢嚣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上安城,在那里不兴挂灯笼,而是点红烛,整个村庄的道路上都会插满了红色蜡烛,不仅如此,先辈的墓前也会点上烛光,用本地的话讲就是送亮,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同时亦是在世人饱含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除此之外,暮临之后,村中的所以孩童会带上鼓锣镲,挨家挨户地门前敲,说好话,然后呢,主人家就会拿些年糕猪肉之类倒进准备好的麻袋中,据说,这般,可敲走霉运,迎来好运,如此循环,直至走完全村,一般来说,收获颇丰,孩子们能大餐一顿。

想到那些天真烂漫的笑脸,如今只能在记忆中缅怀,李小天脸上浮现出哀伤之情。

咕噜。

这时,空腹的叫声把李小天喊回了现实中,仿佛在告诉他不要忘了此行的目地,无奈,只得随便找了家客栈对付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