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章 讨官(下)(2/5)

无论年纪、资历,还是自负的阅历,甚至一个来自火辣荆楚、一个来自温柔江南的出处,都令熊廷弼此刻的态度,看起来要比郑海珠显得生硬许多。

熊廷弼上一次巡抚辽东时,是万历年间,朱常洛还在做窝囊太子,对此人的能力和官声不熟。

此刻,中年天子心里不免嘀咕,郑师傅,你去蒙古前就与朕唠叨过这个楚党的熊廷弼,说他是文臣里少有的尚武知兵之人,现下你看看这只九头鸟,抬嘴就啄你。

郑海珠却一副「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岗」的姿态,干脆心平气和地点穿:「新官不理旧官的账,侍郎领本兵之职才几天,今日我说军情延误,也不是冲着侍郎来。此其一,其二,辽东将门根基深厚不假,但嘉靖爷时,朝廷就已有应对,如今李成梁唯一能打的儿子,守在开铁,并未执掌辽沈兵权,抚顺清河一带的参将守备们,几乎已没有李家旧部。至于张承胤、邹储贤、毛文龙等骁将,抚顺一战对老酋下死手,近年又逼得***抢不了西边,中外皆知,若朝廷连他们都不信,熊老爷说,该信谁?」

「郑……」

熊廷弼一个「郑」字刚滚到胡茬边,郑海珠就止住他:「我还没说完,其三,熊侍郎的担忧,实则恰恰还是回到我方才说的关窍上,即,朝廷到底知道多少真相?掌握真相后,谋断与决策到底是不是合理?兵贵神速,谋定而动,这两个看起来截然相反的主张,其实就与主战还是主和一样,对错与否,全看情势而已。」

熊廷弼原本面色还要再难看一些,但细品这妇人说的第三点,是知兵之论,且她确实并无与自己唱对台戏的意思,目光中的森然之意,稍稍淡了几分。

朱常洛适时地发话,以最高决策者平易可亲的圆场口吻,对首辅叶向高和次辅周嘉谟笑道:「叶先生,周先生,你们瞧,这两个都在辽东地头干过的人,就算吵嘴,说的都是内行话。不错,朕就爱听这样的争执,不来虚的。呵呵,呵呵……」

天子的一串儿「呵呵」,都察院左光斗和户部毕自严听来没什么反应,始终琢磨何时开始说台词的吏部尚书商周祚,则犹如听到锣音似地,准备登场了。

「陛下,巡按御史不过七品,郑夫人论来是六品,要不就在熊侍郎的

兵部挂个什么衔头,巡按辽东吧?」商周祚说着,又转向左光斗,「总宪,听闻杨经略当初,还举荐过郑夫人为皇子进讲,那不正好,大伙儿在辽东,都能说到一处去。」

左光斗倒不把商周祚看成浙党,对他很客气,和风煦日地附和着笑笑,笑完了却在心里猜测,今日郑氏一定是要达到什么目的,以至于吏部天官,都在为她铺垫。

果然,天子接过商周祚的话头,问郑海珠:「你敢去兵部领饷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