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章 不必灰心(2/3)

不能把这样好的人,留给赵南星他们。

但此时此刻,她不必说出「没错,你们东林早已成了党,你若不喜,就***」这样的话。

太着相了。

聪明的人,正直的人,不需要流于口舌的火上浇油,他们会从越来越多的事实中,看到真相,跃出那些竖起信仰与理想的旗帜、实则由个人崇拜与翦除异见编织的牢笼。

「象升,回去歇息吧。我没事,和打***比,朝堂物议,算个啥呢?若咱们能伴着皇长子去泰山,你正好瞧瞧山东的民情风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接下来,第二日,第三日……郑海珠哪儿都不去,坐在商行里,看老秦带着伙计们盘货,或者,看石月兰听越来越多的卖婆来报帐。

而在后院深处,领完任务的李大牛、花二和陈三妮他们,很快收拾好行装。

他们依着夫人最新的交待,上了京杭大运河的客船,分别

往山东和南直隶去。

到了第五天,宫里来人了。

熟脸,曹化淳的干儿子,姓纪,任职司礼监。

纪小公公年轻,话功却老练,恭恭敬敬又滴水不漏地,就让郑海珠明白,六部衙门风波的翌日,万岁爷便知道了。

中年天子又不傻,当即问王安,朕是不是一朝欠下东林那份辅弼上位之功,就要用放逐身边所有新老贴心人来还?包括他王安?

王安和声劝了一回,又说会将此事与首辅叶向高提一提,毕竟叶阁老处事不偏激,多少能刹一刹目下京中东林们的锐气。

朱常洛这才气顺些,让内侍以东李娘娘赏赐皇子女师傅为名,过来看看郑师傅。

郑海珠遂在谢恩之后,将暂避锋芒、陪皇长子去泰山的想法,与纪小公公说了。

纪小公公本就是替王安和曹化淳来问问郑海珠接下来的想法的,遂爽直地提议道:「夫人落笔吧,纪某带回宫里,呈给王公公。此事又不是国策大计,还需礼部奏报内阁票拟、再司礼监批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