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章(2/4)

“见过郑夫人,在下,东林门人,汪文言。”

果然是他,郑海珠心道,明清史方向的毕业生,怎么可能不晓得汪文言。

狱吏出身,连秀才都不是,通过在衙门收点黑钱,积蓄资财,进京闯荡,被刑部堂官于玉立看中,引荐给当时的东宫大伴王安做亲信,协助王安与东林联合,力保太子,又以各种伎俩离间齐、楚、浙三派。

郑海珠进京时,就在心里给这个被称为“明末第一布衣”的汪文言挂了号,估摸着不必刻意打听,只要自己打开了杨涟和左光斗的圈子,很快就能见到此人。

郑海珠向汪文言回了礼,问杨涟:“王公公还未到?”

“他在宫中当值,出不来,和汪先生商议,也是一样的,汪先生知道了,就是王公公知道了。”

郑海珠有数了。

此际的汪文言,虽自称已拜入东林门下,实际上仍是王安在宫外的耳目和助手,历史上,他能与黄尊素并称为“东林两大智囊”,要等王安被魏忠贤和客氏弄死以后。

郑海珠于是坐下来,不铺垫废话,直言道:“来的马车上,我已请教了左公,鸿胪寺那个六品的寺丞,叫李可灼的,不是东林门人,也不是浙党的爪牙。但左公又说,这一阵,都察院有御史弹劾李可灼当年虚报过接伴银子。我今日见到李可灼去请仙师的道观,恰是抱虚观后,就疑心,即使他从前不是浙党或者贵妃的人,很快也会成为郑贵妃的一颗棋子。”

杨涟和左光斗,却哪里能有郑海珠的上帝视角,不免有些懵,一时没串起来。

汪文言这个从江湖混到庙堂的狡黠精明之人,却当真比杨、左这样的正牌文臣反应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