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书院定址(2/4)

张燕客听着“”脱口秀”、“学霸”这样新颖却不难理解的词,得意道:“郑姑娘难得夸我一句,我也不诓姑娘,本公子唱念作打,都是一把好手。哎对了,回头我大哥给刘公公写的戏本子,我也去串个角色。那八股文章,束手束脚,有什么做头?人生如戏,在戏里唱戏,才有趣得紧。”

继而又斜瞥周遭几眼,对郑海珠低声道:“你又不傻,还看不出来?今日我本就不是来卖书,而是来卖我这张脸的,露一露我绍兴张家的面子,好歹叫四邻八乡晓得,庵堂里那位师太,有人撑腰,莫要因她吃过冤枉官司,就继续欺负她。”

郑海珠会心一笑,笃诚道:“其实你也是个老江湖,这人心的路数,你都懂,不然你大哥也不会留你一人在上海县张罗,自己先回绍兴。”

说罢,掏出荷包,数出银角子,指着刊刻颇为考究的书籍道:“这么好的书,我家小姐怎能错过。她要买二十本送给手帕交们。”

“好咧,韩大小姐阔气又有眼光。”张燕客麻熘儿地吩咐家仆用布包将书兜好,交给郑海珠。

又装腔作势地作个揖:“守宽书院的郑祭酒,请问还有什么吩咐?”

郑海珠也不与他假客气,直言道:“有,请三公子拨冗移步,随我去看看场子,半个时辰前,我刚在牙行,签好了书院的赁契。”

……

上海县。

朴素但还完好结实的大门前,一位布衣整洁的中年人,正领着两个工匠,在量取门框的尺寸。

正是郑海珠此前在月河边请教租房信息并支付咨询费的牙人,叫曹敬亭。

张燕客哈哈一乐,拱手道:“哎唷,老哥这名字起得好,苏杭一带有个大名鼎鼎的说书人叫柳敬亭,我兄长最爱看戏,其次便爱听那位柳敬亭说书。”

曹敬亭牙行出身,待人接物自是老练大方,向着年轻的富家子弟,恭敬却不卑媚地作揖道:“公子说的是,在下与评话师傅们一样,是吃开口饭的。这碗开口饭,吃了十来年咯。不过,自今日起,在下就听公子和郑姑娘差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