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书生(1/3)

吸收了田虎军,联军的数量一下子翻倍。当初张清随口兑现的“粮食管够”,哭着也要实践到底。

下去检阅一番,其实所谓的“三万人”,一多半都是老弱家眷。有战斗力的青壮年不过三四成。但这也是军队里的常态。运送粮草、生火起灶、乃至喂马拉车,都需要有人手来负责。因此寻常步兵军队里,平均每有一个战斗兵,就得配上两三个后勤兵。

于是将那一两万的老弱虚冒,一半编入后勤部队,一半遣送回幽州城参与生产建设。

面对一干新同伴,后勤组织部长潘小园笑眯眯的过来训话:“大伙莫慌,不会断粮。”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当初从幽州城出发之前,她就未雨绸缪,张罗着大肆从周边牧民手中收购乳酪腌肉。此时带了一路,虽然打开袋子就有臭味儿,到底没坏。

此时重新定量分配。乳酪杂粮做成耐放的“切糕”,每人每日都有一斤左右的配给。虽说看似杯水车薪,但此一斤非彼一斤。寻常的一斤面饼米饭,对于壮小伙来说也就是垫个底儿,没多久便又肚子叫;但潘小园发明的乳酪切糕堪称热量炸弹,放在和平时期那就是增肥利器;而眼下困难时期,也能做到一块顶五块,不会产生饿肚子的问题。

但新加入的这些太行山山匪,对这些稀奇古怪的吃食抱有极端保守态度。第二天,面对发下来的富含酥油、小米、奶酪的军粮配给,一群山匪都要哭了。

仇琼英——就是那姓仇的女匪——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去找张清兴师问罪:“说好发粮,怎的给的就是这些臭烘烘的猪食?当你奶奶好糊弄呢!俺们虽说是给你们义军卖命的,可也得把俺们当人看哪!”

张清衣领子被揪起来三四寸,也没工夫去掏“红头文件”找标准说辞,只好顶着一张面瘫脸,绞尽脑汁的安抚:“没有,不是,猪食,我们,队伍里,都吃……”

见对方还不信,只好自己从篮子里抓一块酸乳酪,直接扔嘴里嚼了。吃得还不是太习惯,免不得露出些痛苦的神情,还得忍住。

“你瞧,是,能吃的……还有,这个,炒小米,杂面,切糕,多香——”

说着说着也生气了,好心当成驴肝肺,猛然爆发:“你家里拿它来喂猪啊?你家里拿它来喂猪啊?你家里拿它来喂猪啊?”

琼英目瞪口呆地看他一样样的吃“猪食”,三观不断地刷新极限,极慢极慢地摇头。

等了半天,见张清还没“毒发身亡”,也只好信了:“那俺们……试试。”

说得好听。没有一点心理基础准备,田虎军当天晚上就吐成一片,最后表示,这些东西宁可饿死也不碰一口。

于是只好给他们吃没营养的干粮,强身健体的“秘密武器”留给自己人。

另外增派身手敏捷的队伍,定期到野外打猎捕鱼,补充肉类。虽说此时正是立春过后,万物复苏,又到了野生动物繁殖的季节,按照老祖宗的智慧,这时候应该“休猎”,让野物得以休养生息;但此时“事急从权”,也只好稍微破坏一下生态。

至于少量猎获的肉类,更是要完全物尽其用。什么下水、肝肠、髓液,通通高温烹熟,然后混合寻常肉类做成羹汤。就连骨头也磨成粉,熬进汤里——潘嫂子说这是什么“补钙”。

下水的味道当然不可恭维。有人深恶痛绝,有人却爱之切切。尤其是有时从老乡手里收购来大蒜、卤汁、韭菜花,熬进汤里,俨然有后世卤煮的味道。鲁智深吃得不亦乐乎。迫于大和尚“淫威”,很多人也半推半就的吃了。

和这支新力量也需要格外的磨合。但凡江湖□□,不害百姓的是少数。像过去的梁山那种收保护费的做法,已经算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时候,谋财害命的时候给个全尸,饶过妇孺,就算厚道了。

田虎手下这帮盗匪也不例外。虽说田虎已死,这些人群龙无首,但仍然没完全改掉滋扰百姓、滥杀无辜的坏习气。尽管“传令司”宣布了联军军法,底下的人仍然有对此不屑一顾的。

于是在某一次田虎军掳掠了无辜百姓之后,杀鸡儆猴,直接捉拿了参与暴行的百来人——其中不少是曾经的田虎心腹——乡民面前一个个砍头,算是杀一儆百。从此大军噤若寒蝉,再不敢违反军令。

然后将这两万余人打乱建制,分散领导。岳飞的军事指挥能力有目共睹,于是选了两千人品可靠的小卒,交给他带领,编入“岳家军”--其实当时百姓口语,“某家军”的说法十分普遍。譬如韩世忠所辖军队就叫做“韩家军”,刘光世的叫“刘家军”。而岳飞位低权轻,原先手底下那千把人顶多能算是个小队,被人称一声“岳家军”,十有八九是在开玩笑;现在手下人马激增,两三千长长短短民兵,再被叫“岳家军”,总算勉强名正言顺,没人发笑了。

岳飞本来被朝廷削了军籍,眼看就是回家种田的命,此时一个小小变故,换来此前想也不敢想的、属于自己的数千人马,乐得晚上睡不着,枕头上面叼根炭笔,每夜兴致勃勃地制定训练计划。

然后一万并入梁山军,扛过替天行道的大旗。

剩下的打算交给明教,人家却拒绝了:“阿拉弗要不敬光明神个。”

还挺封闭。于是剩下的全归入梁山,反正梁山好汉里军官数量繁多,不愁没人带。

-----------------

一路小心南行。经过官兵管控薄弱的乡里村落时,就派少部分人留下“统战”,把为数不多的乡民武装争取到自己这边来——至少,不能被金军招降成“伪军”。联军中聚集了当世江湖中十分之五六的大佬,信誉无可比拟,江湖小虾米们不敢不买账。

终于,在清明过后,桃花灼灼之时,接近了东京北郊东明县。大军已经化整为零,按照先前制定好的计划,先派几个面相良民的小头目潜进东京城,探探当今朝廷的风向。同时派兵潜伏五丈河、独乐冈等野地驻扎。最后分兵作战,悄没声进驻各地村镇,精准打击。

岳飞对京畿路左近的军事据点如数家珍,哪里是谁镇守,何处的厢军最懒最无能,哪个县的军官们最怠政——说得头头是道。

武松十分赞赏,直接问:“那好,你能解决么?”

岳飞:“我……?”

武松不跟他客气,“你要是不行,我便派我们梁山兄弟。”

岳飞一咬牙,“我可以。”

也知道武松问一句的意思。要是真派了梁山兄弟去控制村镇,免不得会有不少官兵被杀,一个顺手就砍脑袋;若是让痛恨官府的明教军去,整个东京外围的公人恐怕存活不来几个。而岳飞若是不想让“同袍”遭毒手,干脆就自己把这个任务接下来,能少杀就尽量少杀。

岳飞心里头数数自己手下这两三千“岳家军”,展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再重复一遍:“可以,你放心。”

一切需要做得快准稳,没有丝毫节外生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