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牢笼(1/2)

静悄悄走过东溪村酒店。在苍白的月光下,高大的缚彩门楼显得阴沉伟岸。

凑近一看,酒店已经关门大吉,门上打了封条。看日期,是约莫十天以前。从窗缝中望进去,隐约见到桌椅板凳都摞得整整齐齐,锅碗瓢盆也消失不见,显是永久歇业的架势。只有那十几个菜牌儿从梁上挂下来,上面是张青歪歪扭扭的字迹,在空中飘飘荡荡。

轻车熟路找到隐藏的渡口。两个小喽啰倒是尽忠职守,双目炯炯地瞭望远处。手中的大刀精光锃亮,身上系着朝廷御赐的绛红腰带,威风凛凛。

潘小园低声道:“周大哥,你上。”

周通接受任务,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吩咐一句:“爷爷要船!”

两个小喽啰一见,连忙躬身行礼:“大哥,你怎么……”

“费什么话!船来!”

小喽啰赔笑:“大哥,最近山寨规矩严,那个……口令。”

周通不悦。脸混不熟的小喽啰才每次都说口令。他周通在山上好歹是排得上号儿的好汉,这俩人难道不认得?

又一想,也许是新来入伙的。自己久不在山寨,脸生,不能怪他们。

这么一想,就消气了。再重复一遍:“我是桃花山寨里的小霸王周通,那个……地空星!给我艘船!”

可两个小喽啰十分官僚主义,坚持让周通说口令。周通无法,只得嘟囔一句:“替天行道,忠义双全。”

小喽啰互相看一眼:“大哥,你……再想想。”

周通一怔,挠挠头。

“哦,错了错了,那个是我刚上山时的。现在的口令是——”仔细把舌头捋直了,琅琅念出来:“常怀贞烈常忠义,不爱资财不扰民。”

两个小喽啰又互相看一眼,其中一个慢慢把手覆在刀柄上。

周通惊道:“这个没错!这个绝对没错!我背了三天……”

“口令早就换了。”

新的口令已经通知了燕青。但他没来得及告诉周通,自己就马失前蹄,栽在了史文恭手里。

两个小喽啰钢刀出鞘,“大哥,对不住……”

话音未落,嗤嗤几声轻响,两人一声不吭,一俯一仰,扑通扑通落进水里。

周通回头一看,除了潘小园,另外五个人全都已经亮了兵器。包道乙的剑尖,和史文恭的刀刃,分别带着两道血。

周通大怒:“你们敢杀我梁山兄弟……”

潘小园赶紧安抚:“这也是不得已。大哥勿怪。他们若是声张起来,咱们没活路。”

接着转过去,对这群武功高强的杂牌军约法三章:“不到性命攸关之时,不许伤人杀人。”

明教和梁山互相不服气,对史文恭也有戒;扈三娘不服梁山;周通不拿扈三娘当自己人;史文恭谁都不看在眼里;可说来也怪,眼下这群乌合之众,却都服她潘六娘一个人。

方金芝率先点头:“好。我们是来止战的,能少结梁子就少结。”

芦苇丛里拉出几条小客船。划船摇橹的任务,众望所归地落在了几位江南水乡的朋友身上。

船橹贴着水面,波纹扩散,一声未出。

潘小园不跟郑彪客气,轻声指点:“那边离得近的,是阮家兄弟的水寨……小渔网,不过现在大约已经撤掉了……右边是张顺的寨子,他喜欢在浅水里布刀子……这片芦苇不通……”

史文恭故地重游,十分感慨,说了一句:“六娘子,当初你是从这儿跳下去的吧?水底的刀子没伤着你?”

潘小园看他一眼,没接话,轻轻叫一声邻船的包道乙:“史三郎伐认路,勿要听伊瞎指。”

史文恭:“……你说我什么?”

第三艘船却原地打转。方金芝紧握船桨,皱眉轻声道:“这水和阿拉江南个水弗一样。”

扈三娘忍笑道:“你没划过船吧?我来。”

接过桨,果慢慢的跟上来了。

潘小园笑着摇头。果刻板印象不能有,人家圣女从小到大,哪用得着亲自划船?

尽量将水声控制到最低,极慢极慢地推开水波。泊子里经过两年的“可持续渔业”,已经重新有了活蹦乱跳的大鱼。粼粼月光中,突一条两尺来长鲤鱼蹦出水面,差点跃进船里。

谁都不敢吭声。却听到近处小屋里鼾声停了:“谁?”

阮小五。

随后是小七一声呵欠:“大鱼。睡吧。”

几声翻身。郑彪在外面擦擦汗。

可是里面几个姓阮的却迟迟不再打呼噜。外面摇橹的也就不敢动,泥塑木雕似的候着。

史文恭慢慢拉起一块布,遮了面。熟人太多,尤其是水寨里的兄弟,都是跟他照过面的。但凡让人认出来,用不着使太大的本事,几个人合力把他脑袋往水里一按,他史三郎就是呜呼大吉。

听得阮小七叹了口气:“怎么稀里糊涂的,真的就招安了,我姓阮的成了给皇帝卖命的,五哥你说,这……唉!”

阮小五趴在枕头上接话:“想那么多做什么。咱老娘不是挺高兴。”

“可是……听底下兄弟传言,咱们梁山招安……那是用些见不得人的事换来的!你说咱们堂堂江湖好汉,怎么就让人议论成这样呢……”

小五焦躁:“成了!你被关禁闭还没关够么!上面大哥们不都说,这是咱唯一的出路了!……”

小七不理他,继续自说自话:“……我就不明白,为啥不能跟方腊一块儿造反了,痛痛快快地干他一场,就算掉脑袋,也算是不枉了一辈子。如今呢,咱们梁山在江湖上可算臭了……”

“宋大哥不是说了,方腊在南边鱼肉百姓、收捐收税、荒淫残暴,后宫里抢了八千民女,一天轮幸十个,全都剥了衣裳不让跑出去!咱们哪能跟这种人合作!诶,什么声音……”

小七:“大鱼。”

水面上三艘小船微微摇晃。大家非常及时地把三位江南朋友按在了原处。周通低着头,团团作揖,表示抱歉。

包道乙怒目圆睁,无声无息地指手画脚,意思是:梁山上一群憨人,这种谣言伊也信!

两兄弟唠嗑,好不容易告一段落,慢慢的说话声小下去。依稀听得小七盘算:“开拔之前,去看看武松武二哥吧,这次说是病得挺严重的……”

小五半睡半醒地接话:“……带条鱼……”

呼噜声终于重新响起来。小船静静地继续移动。岸上不时出现明灭的火光,那是值夜的小喽啰。小绕过去。

潘小园出神良久,才想起来提醒:“前面两丛芦苇洲之间,有……有水闸……不止一个……”

周通见她恍惚,隔一条船,同情安慰一句:“武松大哥武功高强,生个病应该没大事儿。”

潘小园点点头,重重出一口气,烦躁不堪。自从识得武松以来,没见他生过病。但若他竟真的没有生病,那必定是些更加严重的情况。

水闸连着缆绳渔网,粗木间布着小刀。若是有船贸撞上去,慢则被困当中,快则船毁人亡。

好在潘小园也去水寨做过几次客,知晓这机关的厉害。明教几个人也都是做惯水战的,虽自家的水闸和梁山的不太一样,但触类旁通,也就胸有成竹。郑彪不慌不忙地说:“勿慌。真个有关卡,我去把那机关卸掉。”

可到了潘小园记忆中的地点,布满刀刃的水闸却并没有出现,似乎是被匆匆拆毁了,水面上飘着些木板竹竿。

忽听到船底下嗒嗒轻响,一艘船碰上了水面上堆积的碎屑。响声如同接力般传到岸上,飞快地引来三五个火把。有人大喝:“谁!”

众人噤声。黑暗中,只听得两艘小船被放下水,几个全副武装的梁山好汉前来探查。还没接近,就呼呼喝喝的大声叫起来:“什么人!”“给我出来!”“怎么通过的岗哨?”

大家慌张互看一眼。兵器握在手里。潘小园觉得这次免不得厮杀了。听那叫喊的声音好熟,似乎是……

方金芝突长身而起,纵身一跃,轻飘飘落到对面船上。那船微微往下一沉。

包道乙和郑彪大惊失色,失声叫道:“危险……”

方金芝在火把和刀刃光芒的笼罩下,不慌不忙跟船上人打了声招呼。

“李俊大哥,长远勿见,侬最近好伐?”

混江龙李俊混了十几年长江,过去年年去明教拜山头,眼下身在山东,闲时也偶尔思乡,想念那些留在江南的小弟们。此时骤听到异样的口音,精神一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