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出走(1/2)

水泊梁山已经炸开锅。忠义堂门口,几十个小喽啰千辛万苦地维持秩序,左一口大哥右一句头领,好话都说尽了,诸位愤怒的好汉们犹自粗声叫嚷,挥着拳头踢着脚,问候着众位小喽啰的令堂与列祖列宗。

秋风呼啸,那“替天行道”的杏黄旗飘得格外卖力,仿佛是给底下的无数粗口增加再三的气势。

小喽啰们虽然不是什么“星魁”,但也都是跟着山寨大哥们出生入死的,谁身上没点战功,谁胳膊腿上没点疤痕,有些更是比好汉们资历还老的,行走江湖时,也算是个小小角色,不入流的毛贼见了都得跪下叫一声大哥——哪能把他们当寻常小虾米对待。

因此也只能限于叫嚷了,顺带挥着拳头、朴刀、摔几个酒坛子,以助声势。

“让俺们进去!俺们有话对宋江哥哥说!”

“吴军师呢?叫他出来!”

“他奶奶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什么事非得避着我们!”

直到阮小二从水寨赶来,一声“让开”,众喽啰见了元老中的元老,才犹豫着让出一道门缝。

但随即门内又抢出来一个小头目,恭恭敬敬地朝阮小二一拜:“大哥对不住,吴军师有话,里面正在商谈要事,众头领一律不得擅自入内,违令者……”

阮小二哼一声,“怎么,难道宋大哥还能斩了我不成!”

小头目愁眉苦脸:“要是放了大哥进去,小的……小的也得跟着斩……”

阮小二张口结舌,左右看看,不好再往前迈一步了。

武松分开人群,大步行进过来,正听见那小头目的最后一句。

武松不假思索地一脚上去,正踢在他屁股上。只听“啊”的一声叫,那倒霉小头目捂着屁股倒地上了。纵然臀部皮糙肉厚,这一脚接住,也免不得疼痛青肿,龇牙咧嘴地骂了句娘。

武松斜眼瞟了瞟旁边几个小喽啰,也一人屁股上给了一脚,在一圈哎唷声中,冷静道:“大伙都看见了。是我放倒他们的。不是他们放我进去的。”

众人目瞪口呆,看着武松扬长进门。

宋江听见动静,连忙迎了出来。他身穿绛红长绸衫,从头巾到鞋履,浆洗得干干净净,面见贵客的装扮。此时客人已经送走,才在绸衫外面披了件半新不旧翻毛斗篷,用来保暖。

见是武松,吃一惊:“兄弟,你怎么一个人闯进来了?”

武松虎着脸,还是恭恭敬敬叫了声大哥,才说:”我不是一个人。外面那些兄弟,都是不太乐意招安的,见大哥和朝廷特使谈了这许久,心里不痛快,因此聚起来等个信儿。”

一口气说完,又补充:“兄弟性急,是我非要闯进来的。他们没拦住。”

宋江叹气,挥挥手,让堂里的小喽啰避开几步,指着把交椅,让武松坐。

“我说二郎啊二郎,当初提议入世招安的是你,如今一听招安,就给哥哥我甩脸子的又是你,你任性也任性得够了吧!咱们大败十节度,朝廷能派使臣来说降,那已是大大瞧得起咱们。怎的,哥哥我不请进来好吃好喝的招待,难道一刀杀了丢水泊里?我宋江就算自己不要命,为了山上众兄弟,也总得忍得一时之气吧?”

武松依言坐下来。知道宋江说得有道理,心里头却犹自不服。听小喽啰悄悄传,宋大哥和那使者“相谈甚欢”、“推杯换盏”,一点儿也不像是硬着头皮应付的派头。

在忠义堂里谈事的,还有秦明、呼延灼、关胜这些过去的朝廷大将,这时候渐次离开,朝武松丢过去一个个安抚的眼神。

吴用也摇着扇子出来,见武松生闷气,一副愉快的笑容立刻干瘪了三分,笑道:“武二郎真是不拘小节。”

武松心里笑一声。说什么“进来就格杀勿论”,也只有骗骗那些守规矩的老实兄弟。

吴用探头往外张一张,略略吃一惊,赶紧顶着那一波波骂声,出去安抚众兄弟了。

武松胸中一堆话,该直言依旧直言:“兄弟我不懂太多道理,也不管招安不招安的虚名儿。我只知道,方腊那边,是我亲自过去结盟的。如今他们反了,咱们招安,摆明了是撕毁盟约做对头,江湖上落人耻笑!再说,听风声,朝廷那边已经派兵北伐,咱们和方腊内斗起来,倘若北伐失利,辽金趁虚南下,咱们不就成罪人了!大哥往日不是看得清楚,怎么今日跟那使臣谈了一阵子,倒糊涂了!”

一面说,一面目光炯炯,看着宋江。在他心目里,宋大哥乃是天上地下头一号的好口才。但朝廷那边菁英荟萃,要真的派了个洗脑专家来跟宋江面对面,他还真不敢轻易预测结果。

宋江显然嫌他口无遮拦,面露不悦,淡淡道:“兄弟说的这些我都懂。但山寨事务,重在变通。如今宋辽开战,方腊反叛,朝廷腹背受敌,才会对咱们高价拉拢,让咱们挺着胸膛改邪归正,图个荫子封妻,享个身后之福。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日后还会有第二次?难道咱们一直在山上虚度光阴,做一辈子法外之人?朝廷一时顾不上我们,难道还会放任一世?我也是为了保全一山弟兄,不得已而为之!再说,就算和方腊联盟,也是同床异梦,日后早晚有翻脸的一天。兄弟,你该多读史……”

武松越听越不对劲。招安的机会千载难逢,但怎么好像他早就提前做好准备了似的!

直接问出来:“大哥如何知道宋辽会战?那密信已毁了,我也早就说过……”

此时吴用大约已经说不过外面的几十张嘴了。只听张青的声音由外而内的进来。

“宋大哥,武松兄弟在这儿不?小弟也想来问两句话……”

李忠也喊一句:“招安的事,咱们外派的兄弟们知道不?小弟能不能……”

阮小二喊:“反正俺们不做官!谁要招安的自己去,俺们自在回村里打渔!”

宋江见武松赖着不走,门外众人还颇有把他当表率的势头,彻底不悦。

“武松兄弟,道理咱们回头跟大伙一块聊。今日你擅闯机密重地,大家眼睁睁的都瞧见了。我若对你网开一面,不能服众。你先出去,给我关十天禁闭。”

武松不服气。关禁闭不一向是李逵的待遇么!他武松也不是没犯过军法,哪次不是磊磊落落的挨棍子完事。今天宋大哥约莫是真生气了,才给他关小黑屋。

不过也算罚得合情合理。知道眼下宋大哥也不太会长篇大论的和他解释,大丈夫敢作敢当,反正态度已经撂在明面上。应一声,跟着小喽啰往外走。

出门的时候,听到吴用还在苦口婆心地安抚:“众位兄弟难道忘了,咱们梁山一百单八位酒肉兄弟,不管出身高低,是那是上应星魁的栋梁之才,忠义堂的石碑大伙人人见过,如何能够同室操戈、煮豆燃萁?嗯?难道不怕上天降罪么!……”

吴用一针见血,“石碑”两个字一提,耿直的好汉们就哑火了一半。互相看看,眼中神情复杂。

从辱没祖宗的土匪,一步登天变成天选的英雄。没人会忘记,当他们发现自己原来是”星宿下凡”的那一刻时,血液里那突如其来燃烧。

原来自己的“命运”有着更高尚的意义,哪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虚度一生?

萧秀才那里的几本《孟子》被借阅一空。就连最没文化的陶宗旺,也能满怀憧憬地背诵出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一百八人,从此同进同退,同生共死,当初呼喊的誓言余音未散,怎么如今却质疑起了天罡第一星的所作所为?

朝廷派去的天兵天将,被他们虐得损兵折甲、哭爹喊娘,发誓再也不踏入山东一步。庆功宴上的自豪欢乐,尚且历历在目。

大家想想这些,火气就消了一半。阮小二嘟囔着道:“那咱们这一身本事,也要卖给识货的。朝廷那边,不能瞧不起俺们!”

吴用笑道:“那是当然,那是当然。不然今日公明哥哥和天使谈笑风生,是为什么?不就是在夸赞诸位兄弟的英雄之处,要知道……”

正说得兴起,旁边忽然一声低音。

“吴学究,石碑的事,就莫要多拿出来唬人了。将来戳穿,兄弟们面子上不好看。”

吴用正侃侃而谈,冷不防被听见这句,吓得扇子都掉了。

“武……武二郎啊,你……你这是说什么话呢……”

武松看看周围满眼热忱的兄弟们,心中犹豫了一刹那。

按他自己的性子,遇见这种弄虚作假之事,自然是要第一时间戳穿出来。就算不为了“公道”二字,至少也是为了心中那么一口浩然之气。谁要是敢在他武松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那就别怕被他把面子削到地上。

可今日呢,看着众位兄弟那股发自内心的热忱向往,终究是违心闭嘴,还是决定不将真相说出来——就算说了,空口无凭,有多少人会信?就算信了,从山巅落到谷底,梁山非得立刻垮了不可。

看吴用的神情,听他那话一出口,倒是实实在在的心虚了一刹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