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 第五十八章、兽潮(1/4)

    丰收的季节,最是令人着迷。望着随风翻滚的麦浪,抱着儿子的哈德逊,忍不住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有了这次大丰收,新迁移过来的农奴也该安心了。对底层民众来说,没有什么比大丰收更令他们安心。

    粮食产量不会骗人,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领地的粮食亩产量进一步走高,平均亩产量已经突破了两百二十磅。

    究竟是肥料的功效,还是选种优育的作用,又或许是两者皆有,哈德逊也把握不准。

    不过这只是小问题,甭管具体是什么原因,反正两手都要抓。

    种子要挑选最优质的,沼泽牌化肥也得继续用,农家堆肥技术也不能忽略。

    事实上,这个亩产量还有新开发山地亩产太低,拖了后腿的缘故。最肥沃的沼泽农田,亩产量甚至逼近了三百磅。

    当然,这个数据只掌握在领地高层手中。普通人只知道山地领丰收了,具体丰收到什么程度,确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就算是有间谍将消息传了出去,大家也只会认为这是局部土地丰收的个例。类似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比如说:两支军队残酷厮杀的战场,来年粮食产量就更容易获得丰收。

    又比如说:冬天下大雪,来年的粮食产量也会更高一些。

    ……

    只是大家没有深入研究过,缺乏相关领域的知识,更多的将这种超乎寻常的事情,归结为——神灵保佑。

    哈德逊身上的神圣光环已经很多了,也不介意再添上一笔。

    “神灵卷顾”的名头,都不需要他去宣传,都有一帮自来粉给他按在头上。

    最关键的是身份地位不一样了。

    小贵族时期发生这种事情,那是生死攸关的大事,稍有不慎就是身死族灭。

    到了现在这一步,最多也就是引起有心人的暗中窥视。不会因为一则真假未定的传言,就派人过来抢夺。

    东南行省不缺粮,道尔顿家族可能因为其他原因和科斯洛家族翻脸,但绝对不可能为了粮食亩产量多了几十斤,就发动贵族战争。

    目前正在修筑的血月防线,大家有钱出钱、有人出人,道尔顿家族出的就是粮食。

    以一家之力供应数十万劳工每日的吃喝,道尔顿家族还能够有余力向外界出售粮食,就足以说明问题。

    光从明面上公开的数据来看,道尔顿家族控制的土地都有三万多平方公里,治下人口更是过百万。

    实际数据就算是翻倍,也没啥好奇怪的。哈德逊可没有忘记,道尔顿家族在海外还有岛屿,这些地盘可不属于王国管辖。

    有这样雄厚的家底,供应数十万劳工的口粮,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无非是将原来支援北疆的粮食,拿过来修筑防线给用了。

    没有了向北疆供应物资的负担,东南行省贵族的整体负担都减轻了不少。

    要不是粮食价格暴跌,市场上缺乏足够多的买家,也不会有那么多小贵族陷入财政危机。

    若是深究的话,还能够和哈德逊扯上关系。

    没有北疆的军粮消耗,东南行省粮食产能严重过剩,偏偏一直是东南行省第一大粮食买家的山地领,又突然不采购粮食了。

    双重危机撞在了一起,直接引发了粮食价格血崩。莫说是和战争时期相比,就连战前都比不了。

    在这个问题上,哈德逊也难辞其咎。换个角度来看,山地领的大开荒计划,纯粹就是粮食增量。

    在东南行省总体人口略微下降的情况,粮食产能不断增加,无疑是引发危机的罪魁祸首。

    知道归知道,哈德逊老爷却没有替大家操心的意思。滞销就滞销好了,反正他现在又没有粮食卖。

    现在市面上黑麦的零售价格是铜币/磅,较战争爆发前的正常价格,下降了铜币。

    对粮食来说,这样的价格跌幅已经堪称惨烈。可这没有任何意义,仅仅六分之一的价格跌幅,远没有到能够抄底的时候。

    何况以哈德逊的人设,也不允许他干出趁火打劫的事。就算是采购储备粮,也只能按照市场价走,不能干刻意压价的事。

    那就索性再等等,当贵族们的仓库堆满时,再讨论这个问题,往往更容易达成目的。

    储备粮,储备粮,最重要的是——储备!

    没有人规定,储备粮一定要堆在自家的仓库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