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这是我妹夫,城里人(1/3)

乔家在整个崎水村条件算中等水平,不用饿肚子但伙食也没多好,家里比较穷连院墙都没垒,进了屋,让徐海州把自行车停在门口。

院子里小鸡到处溜达,空地上左一坨右一坨鸡粑粑,小奶狗视若无睹地趴在屎粑粑边晒太阳,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堂屋门没关,进去就瞧见她大嫂蹲地上剥花生米。

盘子脸厚嘴唇,穿一身打着补丁的灰棉袄,戴了围裙,女人察觉到眼前光线忽然变暗,一抬头,发出尖锐的叫声。

“呀!妈!妈!小妹回来了!”

与堂屋相连的卧室紧赶慢赶走出来一个妇女,在她身后还有一个六岁模样的小女孩,大眼睛苹果脸,小麦色的皮肤有点粗糙,见到乔露撒腿奔来。

“姑姑!”

女孩跑得快,直接冲进了乔露怀里,还好她这会儿没抱着乔安,不然母子俩准被这憨娃掀翻。

“一个月不见,我们敏娟好像又长高了。”乔露揉着乔敏娟的脑袋笑道。

“真的吗?我又长高了?那我肯定比王蒙蒙还要高!”

“真棒。”乔露抬头,笑意盈盈地看向吕秀华:“妈。”

“乔露,真是你啊?”她妈还以为幻觉呢。

乔露哭笑不得,走过去把人抱住,鼻腔里传来记忆里熟悉的青草味儿,是淡淡的,柔和的。

“您看我是假的吗?”

再抬头,吕秀华眼眶蓄满雾气,拍拍她:“真的!比金子还真!我闺女终于回来了。”

“外婆……”

听到声音,吕秀华这才发现身后的徐海州以及被他抱在怀里的乔安,激动不已:“我乖孙也回来了!真好真好!快快,进来坐,走这么远累了吧,外婆给你们倒水喝。”

几人在堂屋落了座,乔露她嫂子也就刚才见到她的时候打了声招呼,见吕秀华出来了,继续埋头剥花生米,也不说起来招呼招呼。

吕秀华倒完水才发现徐海州,指着他问女儿:“诶,他是?”

“妈,这是我对象,徐海州。”

吕秀华心里一个咯噔,不止是她,蹲在地上的牛巧丽和乔敏娟也好奇地打量起徐海州。

“哟,这……你有对象啦?”牛巧丽拍拍手站起来,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徐海州:“瞧着挺不错嘛,比葛文荣还高。”

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嘛,好端端的提葛文荣那人渣做什么,这嫂子真是没事找事说。

吕秀华心里也有点不痛快,赶紧招呼女儿和徐同志落座。

“徐同志是吧?来喝点水。”吕秀华把搪瓷杯递过去:“路上辛苦吧,怎么来的?”

徐海州指指院子里的自行车:“骑车来的。”

“哦,那也够辛苦。”

徐海州笑笑,把一同带来的一个包裹打开,里面放着给乔家人准备的礼品。

红糖、桃酥和几袋喜糖,再加两斤猪肉。因为路远,没有带其他东西,只一些对于农村人来说精贵的食物。

徐海州本来觉得这些小点心不够有诚意,乔露却不让他多带,说是嫂子和家里人关系不怎么好,好东西带回去会被她占为己用。

牛巧丽十八岁嫁进乔家,婚后父母把财政大权交给了大儿子,儿子又把家里财权给了妻子,以至于家里人大到衣服裤子,小到一盒火柴都得向牛巧丽报备了才能拿到钱买。

乔露和乔燕姐妹俩都不喜欢这个嫂子,有关她的记忆也都不那么美好。

记得她刚嫁进乔家时乔露正好十一岁,升初中的那会儿来了例假,家里钱全在嫂嫂手里,想让她给点钱买条月经带,她居然都不给!

姐妹便俩拎着一大篮鸡蛋翻山越岭去镇上换钱,结果换回来的钱一分不剩地被嫂嫂收走,明明卖之前说好了五五分的,可把姐妹俩气坏了。

哥哥成家后全家人包括乔父乔母都得看着牛巧丽的脸色过日子,乔露看不惯她却不能跟她闹掰了,以后她会在城里定居,二姐也嫁进了城,乡下只剩父母。

除了大哥大嫂没有别人能照顾老两口,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乔父乔母,乔露和乔燕明面上也不得不讨好大嫂。

“嫂嫂,这趟回家来得急没带什么好东西,随便买了些点心,给孩子尝尝。”东西全交给了牛巧丽,反正就算给了父母,也到不了他们手里,先把牛巧丽哄高兴了,免得走后拿乔父乔母出气。

果然,看见乔露带了东西后来,牛巧丽脸色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夺过吕秀华手里的茶壶给他们倒水。

“你说你,出门一趟咋还变客气了,都是一家人带什么点心,浪费钱!”大嫂嘴里一边絮絮叨叨埋怨,另一边手里头却不停,“来来,喝点水,走一路可累了吧。”

“谢谢嫂嫂。”乔露皮笑肉不笑地接过茶杯,给儿子喂了一口自己再喝。

“哇,姑姑你带的都是吃的吗?是什么东西呀?”乔敏娟趴在桌上对着那只布袋好奇地问。

“看啥,你还想吃呢?”装模作样她牛巧丽最擅长,“留着过年过节给客人的!”

说着,牛巧丽忙将装食物的包袱收好进屋锁了。

说是给客人吃,实际上她才舍不得呢,留给谁的她心里明白。

乔露一直很好奇他哥到底哪儿找来这么个能人老婆。

吕秀华见状不怎么高兴,却又不能说什么,便使唤孙女:“娟儿,快去把你爹和你爷叫回来。”

“好!”

冬天农闲,年末最是悠闲,爷俩今天没什么要紧活计,现在正在后山挖冬笋呢。

小丫头风一样跑没了影,这边吕秀华拉着乔露有好多话想说。

“在城里过得好吗?你二姐对你好不?”

乔露:“瞧你说的,我二姐对我那肯定好。”

“好好,那就好,你走的这段时间,妈真是吃不好睡不好,就盼望你能寄封信回来。”

乔露:“妈,这事儿是我不够细心,忘记给您报平安了。”

吕秀华长长叹了口气:“你好好的妈就放心了,寄封信的钱都能买盒火柴了吧?”

“或许吧。”乔露笑笑,其实她也不知道,因为没寄过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