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番外三 兵部尚书(1/2)

作者有话要说:注1:根据明清官制杜撰的。

作话里是赠送的=w=

与皇后“谈心”的内容,在贾瑚温柔又强势的攻势下,王熙鸾终究还是一个字不落的告诉了他。

“你现在都知道了……”王熙鸾张口轻喘,“那你要和我分房睡么?”

贾瑚眸子一暗,并不答这话。

他将脸深深埋进王熙鸾的发间,深吸一口气,嘴唇在王熙鸾耳边厮磨:“鸾鸾,是我服侍得不好吗?”

王熙鸾黛眉微微颦起复又松开。她眼神飘忽向下看,脸越来越红,眼睛越来越水润,最后将身子缩进被子里,只露出一双眼睛。

“鸾鸾,我服侍得好不好?嗯?”贾瑚将她连被子一起裹在怀里,指尖上的湿意就这么洇在了锦被上。

熟悉的气息在上方越来越近,王熙鸾却忽然不想再这么被动了。

她坐起身反客为主,可贾瑚乖乖躺下,眼睛里除了些微的诧异竟都是期待,又让她更恼。

“你怎么……”才说了几个字,王熙鸾就觉得脸热,她清清嗓子,“你怎么不叫我……”

……说不出来。

王熙鸾咬住嘴唇。

帐子里光线昏暗,王熙鸾却能清楚看见贾瑚的眼睛越来越亮。

“想要我你叫什么?”贾瑚一手支撑,半躺在床上,语气又轻浮又可恶。

看王熙鸾掀帐子要跑,贾瑚长臂一伸,把她拽回怀里,又让她坐在他身上正对着他,与她鼻尖相抵。

他们呼吸可闻。

“等你长大……”贾瑚将嘴唇贴在王熙鸾的嘴角,又堵住她的呼吸。

他胸膛里传出畅快的笑,“我就再叫你姐姐,好不好?”

……分房睡终究是没成。

四月初一,皇家出孝。半月后,陛下封先帝三公主为文清长公主,赐翰林院庶吉士温修昀为长公主驸马,由礼部择吉日完婚。

由此,京城内外皆知陛下登位两年有余,对定安公府信重丝毫未改。

让前程大好年才弱冠的翰林院庶吉士做文清长公主驸马,陛下一向爱才,应不会舍得从此让温庶吉士总居闲职。

只是众人心中一算,定安公府现内有二品兵部尚书并三位少年将军,还有靖宁公主与靖安侯这一对手握大权的女儿女婿,外有三门二三品大员的亲家,与吏部林侍郎、工部霍尚书皆往来甚密,如今又添了一对公主驸马,几家姻亲密友甚多,光靖安侯生母,荣国公府一等神威将军夫人的三位兄弟便全都在朝为官,其长兄还是任直隶巡抚,他家的威势也太盛了些。

但在有人直谏圣上,不可对靖宁公主定安公等宠信太过之前,陛下便于早朝时在太极殿宣旨,调定安公出京了。

“封定安公兼兵部尚书王子腾为定西大将军,主持陕甘青一带攻防战事,有调用三省粮草兵马之权,于五月前离京就任。兵部尚书之职由靖宁公主王熙鸾兼任。”

王子腾王熙鸾领命接旨。

不论表面上安静无声的含元殿内有多少暗流涌动,但王熙鸾心里明白,她今日能得这兵部尚书之职,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恰到好处,缺一不可。

她任正三品仪鸾卫指挥使两年有余,与陛下君臣相得,互相信任,她还算是从陛下未登基前就跟随陛下的人,自认在满朝勋爵大臣中算是陛下最信重的几人之一。

她未从科举出身,而六部之中,恰只有兵部尚书一职常是由武将调动担任,并不需进士及第,反是军功和军中履历更为重要。

恰好,她身上的军功说多,不算太多,说少,却又有那年除夕率军救驾,这两年补充仪鸾卫人手,捉拿奸细叛逆、探查敌情等功。另外,工部已交兵部和各军中使用的新式火·器、工部正在研制的海船、户部发往京畿试种的新苗等,也让她的履历上再添许多功绩。

她才刚及笄之年,身上功劳已比在朝大部分官员还多,足矣名留青史了。

又因陛下调王子腾为定西大将军,是欲在十年之内平定西陲,安定民生。行军作战,粮草兵器为先.兵部总掌各地军粮军饷后勤,王熙鸾乃王子腾亲女,她任兵部尚书,能保证征西军的一应后勤不出差错,还能以仪鸾卫之力,清除兵部贪腐之人。

三百员仪鸾卫已经补齐,几个副手也能独当一面,王熙鸾正能腾出手来,专心兵部之事。

在陛下的打算中,贾瑚是要调往文官一派的,王佑、王佩、王仁都军功资历不足,所以这兵部尚书之职,便自然而然落到了王熙鸾头上。

此时,王子腾任征西大将军,手下将有二十万余边关将士,王熙鸾任仪鸾卫兼兵部尚书,贾瑚任京营九门提督,若他们翁婿三人起了反心,立时便能威胁到皇位——

陛下的下一道旨意紧跟而来。

“靖安侯贾瑚调工部左侍郎,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之职由总兵赵业接任。”

贾瑚接旨。早已有太监骑马出城,往西陲去给赵业——便是那个除夕同贾瑚王熙鸾一起有救驾之功,后晋总兵,在西陲守边两年有余的赵总兵——送圣旨去了。

九门提督为正二品,工部侍郎为正三品,此次调动,贾瑚虽是降职,却是由武转文,看起来不算吃亏。可九门提督麾下足有八万将士,掌京城守卫,其地位便是比吏部户部尚书都稍微高上一些,工部侍郎却只是工部副手,落差便不可说不大了。

但在满殿人的注视下,贾瑚面上眼中并无丝毫波动,有的只是对陛下和圣旨的恭敬。

皇上高坐龙椅,看到此景略有些走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