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海边夜谈 吐蕃见闻(2/2)

道教是大唐的国教,虽然并无多大权利,但却地位尊崇。大多数道士都是学富五车,学究天人的人才。他们不光精通道家典籍,还治病救人,习武,学文,可以说,只要有点名气的道士,都是一个个在他看来的大才。

“吁~”

“止!”

禄东赞高举右手,数百骑兵嘎然而止,这一幕让一众道士看到后也不由点点头,心道:还算的上是精锐。

但也就止于此了,和大唐的真正精锐相比,还差的远呢。身为大唐道家各脉的嫡传,哪个不是地位尊崇?见过大唐精锐不算什么大事。

禄东赞下马疾步走来,直奔张少陵。

“这位道长可是张少陵道长当面?”

禄东赞的一口流利的长安话并没有让众人感到吃惊,在他们翻阅的信息中,对于这位的来历和经历都知知甚多。

张少陵打了个道家的礼解,优雅而又庄重,让禄东赞侧目不已!

“正是贫道,此番途经吐蕃,为大相带来不少麻烦,本想当面致歉,却不想大相竟然亲自出迎。贫道不胜感激,在此谢过大相了。”

“无量天尊!”

禄东赞对他们显得极为热情,连连摆手道:“道长却是多虑了,数年前本相和你大唐郕国公携手大战大食,吐蕃,大唐两国也算是有盟友之义。并且在中原时多曾听闻道家之思想,也曾拜访过袁天罡道长和李淳风道长。但可惜缘悭一面,这一别却是有了十年之久了。”

他看了眼张少陵身后众人,眼中露出一丝金光,恨不得将这些人全都绑回吐蕃。但最终还是忍住了,道家西行的消息他一早就得知了。毕竟又是龙虎山道家聚会,又是大唐皇帝下旨,这件事早就闹的沸沸扬扬。吐蕃是大唐的邦交之国,在长安可是有着大使馆的,虽然机密的消息很难得知。但相这种众人皆知的消息,却是早就传了回来!

“哦?却不想大相还和师叔祖和师叔相识?”

好似看到了禄东赞眼中的疑惑,张少陵笑道:“好叫大相知晓,我道家缘出一脉,只是后来理念不同,所以分为多家道脉,但却都是一家人,所以.......”

禄东赞恍然大悟,不过这些不是他关心,而是有些期待道:“不知道长要在吐蕃停留多久?要是不急的话,可多留些时日。如果方便,不知可否在吐蕃传道?”

要是其他教派来吐蕃,他恨不得以前十二个时辰全都跟着,生怕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但中原的正统道家却是不同。他们乱世下山辅佐君王底定天下,盛世入山林修行。这样一个只会给你带来好处而没有坏处的教派,怎么能不让人喜欢?

“这.......”

张少陵面露迟疑,但这恰恰让禄东赞大喜,只要没有直接拒绝,那么就还有机会。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道家的各脉佼佼者,在中原都是数得上的人才,他不期望全都留下,但留下几个他都能高兴的睡不着觉。

这些人精通各行各业,通识文字,学识过人,正是现在吐蕃想要的人才啊!

现在松赞干布命不久矣,小王还小,要是不能尽快压服那些人,怕是到时又是一场动乱。

而这些人就是他应付其他人的办法,这些道人在吐蕃无依无靠,但有本事过人,一旦想要在吐蕃传教,必然会依附于自己,加上这些人又是大唐人的身份,那些人必然忌惮,不敢乱动。

至于会不会被窃取机密?笑话,吐蕃现在有什么机密可言?一清二白之下,除了一群莽夫,还有什么?

更何况这些道人是来传教的,并且不只是吐蕃,或者说吐蕃根本就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只要有这个前提,他们就不会成为敌人,而是盟友。

“你看我,诸位初次到吐蕃,本相已经备下酒宴,为诸位接风洗尘,走,我们边走边说!”

禄东赞拉着张少陵的手腕就朝前走去,张少陵无奈,朝众人点点头,示意大家跟着!

众人骑上马,也不急着走,而是慢悠悠地在草地上前行。

“道长和郕国公可相熟?”禄东赞道。

“嗯,算是跟着郕公学习了一段时间!”张少陵也不否认,实在是郕国公姬松的名头在这里太好用了。

在中原还不觉得,但在边军以及域外,那可真是如雷贯耳,就没有人不知道的。对于郕国公的事迹大家更是张口道来。

“哦?你是郕国公的学生?”

张少陵摇头道:“不算是,只是郕公辞官南下来龙虎山之际,跟在身边聆听少许,不敢以学生自居。”

“说来郕国公算是在下的师叔一辈,在出大唐之前,被道家各脉公认,并排下辈分,取道号玄微,是为玄微山人!”

“并且贫道西行之事,也是颇受郕公开悟......“

对于张少陵后面的话禄东赞根本就没听进去,当听到姬松辞官,他当即大惊道:“这是为何?郕国公年纪轻轻,岂能辞官?难道是朝堂排挤不成?”

“为什么本相没有得到消息?”

按理来说这么大的事情大使馆怎么可能不清楚?但现在他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确实如此,郕公在大堂影响颇大,如若突然辞官必然引起动荡,所以朝廷只是在重要公文中提到,却并没有公布天下。大相不知却是不足为奇!”

“至于为何辞官.....或许是郕公厌倦了吧!”

禄东赞沉默了,厌倦了吗?或许吧,想起那个令自己都俯首的人,宛如天人的般的风采,他实在想不出除了这个理由还有什么?

至于逼迫?呵呵,他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真正能逼迫哪位的人存在!

app2;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