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平静下的暗涌(3/5)

都赚了几百年了,还不知足?

既然不知足,那就别玩了,真以为大唐缺了你们就不活了?大不了大家都别赚了。

...........................................

这场议会进行了整整七天,具体什么内容外界一点都不清楚,也就只有参会人员才知道到底说了什么。凡是有人问起,大家都是讳莫如深,根本就不提及半分。

虽然这场会议在当下没有引起什么动荡,但后世却认为此次议会是导致大唐国策从保守型转变为进攻型的开始,后世称之为---《七日议会》。

................................................

崇政殿,当李承乾主持完朝会后,来到崇政殿汇报今日政事。他虽然已经开始独立主持朝会,但有些事情还是想的有些稚嫩,每次朝会后都会回到崇政殿询问父皇意见。这点不管是朝臣还是皇帝本身,或者是长孙都欣慰不已。

一个成熟的皇帝,最基本的是不懂就问,并且这还被询问还是老皇帝。最忌讳的就是不懂装懂,胡乱施政。要是如此的话,李世民就要考虑是不是换一个人了。

李承乾坐在下手汇报今日之事,李世民则老神在在地闭着眼睛倾听。只有在有瑕疵或者不对的地方才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

而长孙则欣慰地在一旁给父子俩斟茶,一句话也不说。眼前这样的景象才是她最愿意看到的。

“不错!”

看着越加成熟稳重的太子,李世民不由得夸赞一声。一直以来他对太子的教育都是最为严格和苛刻的,但现在太子的施政手腕越来越老辣,这让他松了口气的同时也高兴不已,这说明大唐后继有人了。

“父皇过誉了,儿臣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李世民摆摆手,道:“你不必谦虚,好就是好。”

但转而又道:“但对待老臣这块,你要把握好分寸。他们确实劳苦功高,但也要分人。这些老臣啊都是跟着父皇一起征战天下的肱骨之臣。要说本事那是没得说。”

“但他们都老了,有的人更是除了打仗一无是处,还到处惹麻烦。对于这些人一次次两次可以宽裕。但要是还不知悔改,那就要重手惩治。到时候就算你出手重了,别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只会说他咎由自取!”

“对于能力平庸的,你可以将他高高拱起,给足他的颜面和地位,但不能再重用了,要提拔新人。那些能力大的,但又不能掌控的,你就要小心了。”

李世民直起身子,凝重道:“对于这些人,你要做好思想准备。一旦到了年纪,还不愿退去的人,你就要想他到底要干嘛了。是贪权?还是想做点别的?”

“另外在听臣子说话的时候,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没说什么。不要被一些甜言蜜语给迷惑了。百骑司是干什么的?那是皇帝的耳目,是监察天下的最后手段。你可以不说,但不能不知道。”

“他就是悬在百官头上的一把刀,让他们紧张,但有不能太过。松了,他们就放肆,紧了,他们就惶恐。所以这其中的尺度还要你自己把握!”

李承乾听的很仔细,之前做太子的时候以为做皇帝也就那样,换做他一样能行,甚至比父皇做的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