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器之辩!(3/4)

“可惜可叹!若是当初有他在,大秦也不至于如此啊!”

长孙无忌感慨道。

姬松闻言皱眉道:“赵公之言差异!”

“哦?好畤侯有何高见?”

长孙无忌有些‘吃惊’道。

“尉缭子固然有经世之才,但同样也是目光高远之人,其战略思想就是千年之后的今天也是颇为高远,其以国力强盛,治国的根本在于耕织,‘非五谷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盖形’。说明其在战争上极为重视国力的作用。注重集中优势兵力,以黑云压顶之势,行碾压之势,行堂皇之道。”

“在本侯看来,其人之思想真正是大一统王朝才该有的大气魄和大战略。只要国力强盛,就算一次不成,也可两次,三次,无数次,直到敌人彻底被拖垮为之。”

“这是大国之道,也是堂皇正道。不需行那鬼域伎俩,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

姬摇摇有,有些苦笑道:“但这对上位者的要求极高,在明君或者大气魄君王当政期间,此战略思想才有可能实现,不然就是空中楼阁,水中之月,望之而不可及,徒做苦恼罢了!”

“正如汉武帝之策,就是以强大的国力硬生生地拖垮了匈奴,加上又有卫霍这样的天生帅才,这才将匈奴打的差点亡国灭种,至此一蹶不振!”

“又有汉宣帝时期,国力充沛,百姓富足,除了羌族之战战略失误之外,其余大战都在强大国力的支撑下完成,汉家自有制度,王霸之道杂之,一手萝卜,一手大棒,愣是将汉武之后的颓势彻底扭转,重现太平盛世。”

“晚期更是任由异族互相攻伐,大汉则坐山观虎斗,锄强扶弱,平衡天下,接纳异族归附如过江之卿,至此国无强敌,百姓安乐,容百族于一族,实乃千秋之功。”

“但所托非人,一声心血皆为继位者刘奭所坏,西汉至此走向下坡路,无可挽回!”

长孙无忌愣愣地看着姬松,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的言论,竟然引起姬松反驳,引申出了这么多言论?

“但就是宣帝这样的明君,都有忌惮武臣的时候,可见人无完人啊!”

姬松有些诧异地看了眼长孙无忌,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

大晚上跑到他这里来就是说这些的?

算了不想了,你不说本侯也不问,都装傻吧!

看到姬松不再言语,俩人瞬间有些尴尬,但到底是老狐狸,转眼说道:“不知姬侯对火器之事怎么看?”

姬松闻言对看向俩人的眼神更不对了,就好似再说,看吧,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什么尉缭子,不就是想说这句话吗?

“火器?”

姬松诧异道:“火器怎么了?”

面对姬松的装傻,杜如晦看不下去了,直接说道:“老夫俩人今夜前来就是想问问你对火器之事的看法。”

“火器的威力老夫看到了,说是鬼神之力也不会过。一道炸响,不管是新兵蛋子,还是百战老卒,都在火光中化为粉碎!”

“朝廷现在有心推广火器,提高将士们的战力,但又担心失去控制,一旦火器泛滥,以其巨大的威力,所造成的灾难,恐怕比前隋末年的战乱更加剧烈。”

“刀剑之力就已经让人生畏,火器一旦推广到军中,一旦发生战乱,朝廷顾之不及之下,怕是...............”

这时,长孙无忌也道:“不错,当初在辽东城下,老夫亲眼看到火器的威力,那种震天撼地而情景,老夫数日辗转难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