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二 农家闲话(3/4)

田里没有一粒谷子,不是麻雀吃去了,而是收割了之后,老人,妇女,小孩,弓着腰,在天地里一颗颗捡起来的,所以才会分外干净。

两条狗子向着李郸道摇着尾巴,似乎感受到了一股善意。

一个老伯自田里收下秸秆,对着李郸道笑了一下:“你是李宝京家的娃娃吧,真俊呐。”

李郸道哈哈道:“今年收成怎么样?”

“去年还不错,今年只能算一般,不过没有欠收就好的。”

“只是交了粮,还是有些紧巴巴的。”

李郸道点点头:“那还算风调雨顺,日子会过好的。”

“老伯子女怎么样?”李郸道不着急回去,反而跟着老伯攀谈起来。

“我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打仗去了,二女儿嫁人了,他夫家带着一床被子,半袋粮食,就来接走她了,如今生了三个。”

“小儿子跟着我种了几亩地,正要给他说媳妇。”

“倒也还算孝顺。”老伯道说起自己家的事情就来劲,絮絮叨叨。

“去年种了一亩药材,说是能卖钱,也能贴补家用,但是我看悬得很,人家哄着你种别的,不种粮食了,万一人家不收,或者药材贱卖了怎么办?”

“别到时候钱赚不到两个,反而弄得上不上下不下。”

“官府可不管你种什么,那可是要收粮食的。”

“不如多种点粮食,开荒前几年可是不用交粮的,还能多点口粮,办下田契来,还是自己的家业,种药材,官府可不承认这是开荒的田亩。”

农民种地天然就有为社会规避风险的作用,因此官府鼓励农民种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