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房价涨势凶猛(1/5)

梁城化肥厂位于梁水河以东,七十年代建厂时周围皆是人烟稀少的农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如今的厂区四周已经全部是高楼林立,人员稠密。现在的位置不但限制了化肥厂下一步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因此梁城市政府下定决心将化肥厂整体搬迁至位于海滨县的化工园区,腾出的空地计划新建一处综合性体育场馆及配套的服务设施。

梁城化肥厂负责跟设计院对接的是副总经理时敬恩,设计院技术人员第一次到厂交流,为了显示重视,总经理成为麟也亲自出面迎接。

跟耿志远负责的甲醇装置具体对接的是化肥厂副总工程师杜弘毅,他是五十年代生人,与耿志远叔伯辈年龄相仿,见耿志远如此年轻便能独当一面,暗中啧啧称奇。

化肥厂搬迁改造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了更快更好的完成设计任务,岳为本跟时敬恩商议后,祭出了设计院常用不衰的大招:现场设计。

化肥厂腾空了本厂招待所供设计人员住宿,将工厂礼堂改造后作为设计人员的工作场所。省化工设计院初步准备五一劳动节后,便将项目组八十多号设计人员全部拉到梁城进行现场设计。

考察完工厂现状后,双方又赶到滨海县搬迁场地进行查看。化肥厂计划搬迁的新厂址位于海滨县北部荒无人烟的盐碱滩上,最近的村子便是陆怡家所在的甸子村,相距也有至少五六公里。

平坦的盐碱滩上草木不生,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岳为本叹道:“真是个建厂的好地方,总图规划上可得好好下一番功夫。”

时敬恩指着周围介绍道:“这一片全部要建成化工企业,北边还有个百万吨级的码头可以运输油煤气等能源,南边离得近的几个村子将来需要的话都可以搬迁。”

“小耿,我听说前几年你在这儿施工服务过?”岳为本突然朝耿志远问道。

耿志远忙点头道:“对,97年在县化肥厂呆了几个月。”

“县化肥厂运行不下去了,除了合成氨和硝酸,其他装置都停了,估计坚持不了几年了。”时敬恩在旁道。

“我记得县化肥厂在县城边上,它不搬迁吗?”耿志远借机问道。

时敬恩笑了笑道:“搬迁得有钱呀,它都快倒闭破产了,还搬个什么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