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抉择与风险(1/5)

全世界都在关注巴士拉,以为先知军解决了科威特的边境威胁,并且与科威特签订了互不侵犯友好协议之后,会全力对伊朗作战,彻底解决伊朗这个威胁,加上这次大阅兵展现出的武器装备,也先进伊朗很多,就更加深这种感觉了。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先知军会继续作战,要么对伊朗,要么向北部扩展,直插伊拉克腹地,以扩大巴士拉的战略纵深。

可出人意料的是,大阅兵之后,先知军便没有下文了,虽然保持着对伊朗胡齐斯坦省的占领,却并没有更多的动作,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情报人员在迪兹富勒空军基地发现,先知军已经将大量的战机撤离迪兹富勒空军基地,但依旧保持着相当规模的战机,其中就包括两架图-22m轰炸机。

此举让人不由揣测,先知军到底想做什么,不过即使如此,在占据了绝对地理优势的先知军,依旧是一把悬在伊朗头上的剑,什么时候落下来,谁也不知道,而伊朗海军在胡齐斯坦省的两个港口都被牢牢控制。

伊朗海军大舰艇也都撤离了胡齐斯坦的范围,这是深怕先知军会再次发起攻击,经历了战争失败的伊朗国内现在已经政局不稳。

加上先知军的威胁,自保都很难,战争之后,正规军与革命卫队的矛盾越来越深,如果不是有足够数量的巴斯基支持,恐怕革命卫队都难以控制局面。

最令人吃惊的是,先知军不但收编了曾经五万伊朗正规军俘虏,还收编了在第二次战争中跟随他们打到德黑兰,并跟随撤退的伊朗正规军,总共二十余万人。

而这二十万人,先知军也没有太多的设防,将十万调往巴士拉省内驻防,十万驻防胡齐斯坦省。

也就是说,现在的先知军总规模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之巨,这是一个恐怖的数量,至少在正规军的人数上,伊朗已经没有占据任何优势,但对于巴士拉这样一个小地方来说,军队已经超额度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伊朗的谈判中,伊朗要求释放所有俘虏,也就是先知军收编的二十万正规军,却被先知断然拒绝,使得进一步的谈判,陷入僵局之中。

这对于被收编的军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大喜讯,以前他们总是受到革命卫队的压迫,什么黑锅都让他们背,被收编进先知军时,他们一听说先知军不打了,要伊朗谈判,这可把他们给吓坏了。

要是真的拿他们当棋子交换,最后达成协议的话,回到国内,他们命运肯定很悲惨,但现在先知给了他们一个交代,断然拒绝,无异于是告诉他们,既然你们跟着我,那我就会罩着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