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江淮局面(1/2)

扬州。

扬州位于江淮要地,是全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战略位置更是险要,乃是清军攻打南京的必经之地。

一旦有失,清军便可直抵南京。

所以历史上,是江北四镇中兵将最为雄厚的高杰部驻守在扬州,但问题是,高杰早在四个月前就死了。

历史上睢州之变,高杰奉命组织北伐,想要收复山东,却被叛将许定国出卖诱杀于酒席,向清虏献头请功。

高杰死后,其部下群龙无首,这本来是当时弘光朝廷招抚其众,收回兵权的大好时机。

但是咱们的史阁部,却错过了这一大好时机。

高杰的妻子邢夫人机智有谋,高杰经常对人说:“邢有将略,吾得以自助,非贪其色也。”

意思就是夸他老婆有大将之风,才智还在容貌之上。

邢夫人也常私下劝高杰归心南明,抗击清虏,高杰这个人虽然桀骜不驯,对邢夫人却是言听计从,于是开始礼敬史可法。

后来高杰死于睢州,其部下闻风而来,欲要血洗睢州报仇,史可法前来调和,但已经无法阻止。

邢氏为避免百姓遭受无妄之灾,让高杰之子高元爵当众拜史可法为师,以威慑众将。

要是史可法能当机立断收了这个送上门来的少帅徒弟,高杰的部众也许就会归顺南京。

但这时候,高义的史阁部犯糊涂了。

史可法虽然一直安抚高杰,但其实本质上是看不起这些带兵的武夫,一听说高元爵要拜自己为师,更是百般的推脱。

高杰一死,本来其部众四散离心,已经很难受当时的弘光朝廷约束,再加上史可法这样一做,使得高元爵和邢夫人当众丧失威望。

最后就连高元爵也难以驾驭原本其父的部下将领,这些人知道史阁部其实是看不起他们,于是恼羞成怒,在睢州屠戮一通,四散而走。

最后大抵都是降了清,使得在江北清军的绿营兵力骤然增加四至五倍之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江淮的局面一直难以打开。

府衙。

一匹快马自南京而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督师年逾,毫无建树。

今朝廷定策联寇逐虏,欲复山东,更百般阻挠,于国策不容,但念忠心耿耿,碌于国事。着革职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巡抚江淮,仍督诸镇兵。钦此。”

史可法匍匐在地,久久未起。

他怎么也没想到,新皇帝居然与内阁意见统一的这么快,按说这种圣旨,内阁不是不应该发的吗?

就算内阁同意了,六部也没意见?

“史阁部!”

“阁部,朝廷这是在自毁长城啊,我等要谏言陛下,恢复阁部的官职!”

一时间,群情激愤。

史可法在扬州还是很得人心的,为避免在这种时候人心动荡,所以朱慈烺还让他继续守在扬州。

但实际上,史可法是挺想回南京的。

当初他之所以自请督师江淮,就是因为在朝中党争失败,被排挤出来的。

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他是肯定要回去的。

史可法默默起身,缓声说道:“臣史可法,遵旨!”

这是经过内阁票拟的正式大明圣旨,史可法以忠义立身,中旨要是有名义还可以驳回,圣旨他是不得不遵的。

这也是朱慈烺为了防止史可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特意找内阁去统一的意见。

“新的督师是谁?”史可法将圣旨拿在手上,转头问道。

缇骑似乎也不愿招惹这位名气响亮的史阁部,笑着说道:“回阁部的话,是召了四川的堵胤锡督师江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