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真理只在剑锋之上(1/3)

南京城墙,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

这个防御体系是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城四重,这次朱慈烺带人来到的,就是外城。

南京外城全长达到六十公里,平面形状为菱形。

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徐达于洪武二十三年督建,拥有十三座城门,无论现在还是后世,这里都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墙。

朱慈烺来到南门聚宝门,即是后世的中华门,仅是眼前的虎口处,就有三道极为雄伟的瓮城屹立。

三道瓮城间隔极短,中间三个空地,最后一个空地上遍布了可以登城防御的军营。

第二个空地上,则是给士兵们操练用的小型靶场与操场。

第一个空地什么都没有,但要是敌军从这里攻进来,三面城桓上的守军很容易形成密集的火力压制。

甚至可以说,南门是南京防御体系最为森严的地方,窝棚云集,塔楼遍布,近千个垛口足以令全部的守军登高而射。

见到前方浩浩荡荡的来了一群人,守卫在这里的千总连忙过来,躬身说道:

“陛、陛下,您怎么来了?”

朱慈烺停在最内一道瓮城的城门后,走进去,就见到了第三道空地中军营里的明军士兵们。

这些防御南京的卫所士兵们,隶属于忻城候赵之龙。

此时此刻他们正都躺卧一片,军营中猜拳声有,说笑声有,就是不见本该属于这里的操练声。

看着这一幕,不说朱慈烺,就连身后跟着的黄得功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是些什么?

一眼望去,尽是些**和兵油子!

靠这些人,能守得住南京?

朱慈烺身后跟着的那名千总已经是冷汗直冒,要是从前刚登基的新皇帝,或许他还不会如此的害怕。

可现在却不同了,这个皇帝身后还有亲军卫一千多人,还有黄得功麾下的精兵两万多人。

正在路上打着勤王旗号的,高桂英、高一功和李过这些大顺老营,又要有几万人马。

这些人虽然出身流寇,但李自成死后却都是听从皇帝调遣的,和他们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