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当然是数量更重要(2/4)

真正影响运动员水准的还是身体天赋,以及后天的科学食谱和训练方式,当然还有医疗水平。

那些看似高大上的能量饮料和特殊营养剂,实际上连1%的作用都起不到。

沈浪再次入水时,这回连冯靖远也赶到现场观看。

中国游泳队在男女各五个游泳项目里,就属“蝶泳”和“自由泳”的成绩最差,因为这两个项目最耗体力,对身体天赋要求最高,一向是美国和澳大利亚运动员的天下,其次也是苏联和欧洲运动员。

亚洲选手,包括七八十年代在亚洲泳坛制霸的日本在内,这两个项目同样连陪游的资格都没有,只要能进决赛就足够日本媒体自豪了。

中国的游泳运动员连在亚洲都没有任何成绩,实力可想而知了。

吴杰也利用沈浪的视角观察了一下,他发现中国游泳队里很少有米以上的大个子,连一米八以上的都不多。

这时的国内教练还认为身高1米85以上就不适合游泳了,然而欧美泳坛在七十年代便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个子泳将,等到八十年代后期时,大部分出色的选手身高都超过了米。

然而国内的游泳选手,一直到九十年代都是1米70至1米80的身高。

这自然就吃了大亏,因为你划臂两次的推进力,人家一次就够了。

沈浪这时已经开始进行100米蝶泳的测试,这个项目与自由泳的最大区别就是泳姿有一定的标准限制,并且更费力气。

刘光祖和冯靖远都在场边紧紧盯着,沈浪入水后胸部瞬间沉入水中,凭借超强的双肩柔韧性让双手向前延伸,同时为了保持在水中的流线型,他的头颈也有所上扬。

这种姿势看起来比标准泳姿略微别扭,但依托沈浪极佳的双肩柔韧性,以及力量足够的双臂,他的抱水和推水的速度都很快,手与前臂竟然没有产生一丝气泡,从而保证了可以用最大的效率向后拉水,产生更强大的推进力。

沈浪游起水面后的泳姿又与这个年代的标准姿势有不少差别,只见他上下跳跃的幅度非常大,但是强有力的打腿配合手臂快速而强力的抓水,产生了强大的推进力让他飞速向前,前半程的速度快的惊人!

前五十米游完之后,沈浪在半程转身时比上一次完成的更好,他的蹬壁产生了强大的冲力,并利用这股推力配合强有力的打腿,一口气又“滑”出了接近十五米远。

这等于是在入水阶段和每次转身阶段,他都要比队里的其它队员多在水下滑行四五米。

众所周知,只要推进力足够,运动员在水下滑行的速度肯定比水上更快。

刘光祖和冯靖远马上露出满脸惊喜交加的神色,这种水准的“转体”和“蹬壁”,包括水下的“打腿”,国内还没有人能做到。

那么再进一步想想,沈浪一次转体蹬壁就有这么多优势,如果参加200米、400米这种转身多的项目,成绩恐怕会非常惊人。

吴杰也知道沈浪参加400米以上的项目优势会更大,但是长距离项目消耗的体力太多,哪怕沈浪有菲尔普斯的恢复能力,最多也就能参加两三个项目了。

但是游100米和200米就轻松许多,沈浪完全可以报五六个项目,那肯定是选择短距离更划算啊。

最后25米的冲刺阶段,沈浪凭借着强大的肺活量,居然没有把头抬起来呼吸,而是一口气完成了冲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