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个问题(3/5)

这听起来很丢人,相当于人家把所有制造技术和设备都卖给你,还有人来手把手的指导,但你依然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然而真正的问题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他们引进的设备只是用来组装各种零配件,但却无法自行制造零配件。

现代的制造业需要的是一整套庞大的上下游产业供应链,这可不是一家公司能解决得了。

现在国内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只能向他提供50%左右的零配件,就这还是通过国家规划,用了三年时间,才刚刚具备的能力。

他们在这里发挥的作用其实有限,也就是提些建议和要求,再投钱去配合一小部分罢了。

但即便如此仍旧有很多已经能生产的配件达不到日方图纸上的标准,特别是核心零部件有着大量的空白,这些核心配件还是要从日本进口才行。

所以现在的尴尬在于,他们生产的电视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进口配件的多少。

如果核心配件全进口,那他们马上就能造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但是鲁达不希望一味从日本引进这些核心配件,他希望尽可能多的使用国产零配件,哪怕质量稍差一些呢,反正消费者又不懂,他们能理解,也必须理解。

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打通这些关键穴道,他希望具备靠自身进行完整循环的能力。

但这还是需要举国之力才能完成,他们一家所起到的作用终究有限。

而这个问题放到汽车行业上就更大了,如果说生产一台彩色电视需要数百家公司组成上下游产业链,那么生产一台汽车就需要上千家配套公司,而且许多配件在技术含量上的要求也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所以这里的攻关难度何止是提升了十倍,简直是成百倍的提升,甚至造出一台有竞争力的好车能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

这个只要看看未来的泰国汽车制造业就能知道,泰国将来会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几乎全世界的知名车企都在泰国建有生产厂,日本车企更是把泰国当作了自家的汽车组装厂,这也使得泰国具备了生产90%汽车零配件的能力。

但即便如此,泰国一直到2025年也只是给日本车企打工而已,根本催生不出自己的车企。

中国现在别说生产90%的零配件了,五年前他们能自行制造,并符合现代化造车要求的汽车零配件还不到5%,这几年也只提高到了10%。

这种情况下要造车,除非是不具备商业化,毫无竞争力的老爷车,否则就只能像劳斯莱斯的旗舰车型一样纯靠手工。

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光靠自己闭门造车,根本不可能追不上世界的发展。

现在国家正在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能是采用合资的办法,也即是将来被诟病的用市场换技术,然后还要提供大量优惠政策让这些外资车企在中国建立配套工厂,并且在中国进行组装。

但这样换来的当然不会是核心技术,最多是像泰国一样能生产90%的汽车配件,但那缺失的10%却是最关键的核心配件。

可是明知如此,国家也必须这么做,因为落后就是要忍气吞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