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怀鬼胎(二合一大章)(2/3)

张仪苦笑道:“正是因为此人来头不大,却能够在如此年纪,就得到楚王的赏识,这足以证明其是有真本事,而不是虚有其名,若他是楚国贵族出身,那我们反而不用担忧。”

魏章兀自不太认同,毕竟姬定太过年轻,给予一点点重视便行,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张仪笑道:“那倒也不至于改变我们的计划,反正我们目前也不奢望能够改善与楚国的关系,不过从楚相和齐相的态度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缓和不少,那么我们更得坚持我们的称王计划,以此来离间他们的关系,只要中原打起来,那对于我们就最为有利。”

.....

.....

“如此说来,这周济与大梁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邹忌问道。

他面前的门客回答道:“应该是的,根据消息来看,周济曾为那卫侯去过一趟大梁,并且成功游说了大梁停止出兵卫国,但是他们之间究竟有多密切的关系,暂时还无从得知,大梁许多大臣都还不知道周济的存在。”

邹忌点点头,道:“如果这一切是真的话,那么魏国极有可能已经背叛秦国,而是想要与楚国结盟。”

那门客道:“如果魏国与楚国暗中勾结,这对于我们齐国也非常不利啊!”

邹忌点点头道:“故此我们还得与秦国继续保持很好的关系,可不能闹得太僵。”

正当这时,一人走了进来,道:“启禀主公,中山国相邦司马赒求见。”

那门客立刻道:“据说赵国还在与中山国、燕国交战,这司马赒定是来向我们求援的。”

邹忌点点头,道:“请他进来吧。”

“是。”

过得一会儿,那司马赒便入得屋内,寒暄两句之后,便急不可耐地表示希望齐国能够援助中山国,抵抗赵国的入侵。

在别人眼中,是赵燕之战,但几乎所有的战争就在中山国进行,中山国迫切希望能够停战,中山国对于此次相邦会议,也是充满着期待啊!

而一直以来,齐国都在支持中山国,只不过与赵国关系好的时候,就暗中支持,与赵国关系不好时,那就直接出兵支持。

双方是有着传统盟友的关系,司马赒自然也就不需要拐弯抹角。

邹忌很为难道:“如今我们齐国与赵国是盟友,如何能够支持你们。”

司马赒道:“如果赵国吞并我们中山国,那么也将会威胁到齐国,近年来,赵国四处攻伐,其野心不小啊!”

邹忌想了想,道:“你去找燕相,让他去求助秦相。”

司马赒迟疑片刻,道:“若求助秦相的话,一旦秦相答应,那么秦国必然会选择出兵攻伐赵国,而贵国与赵国又是盟友,岂不是让我国与贵国为敌,我们中山国从未想过与贵国为敌啊。”

中山国心里非常清楚,目前而言,在诸侯国之间,唯有齐国是最值得信来,虽然目前是燕国一直在保护着中山国,但是中山国心里清楚的很,燕国也想吞掉中山国,但不管赵国或者燕国,吞并中山国,都是齐国不愿意见到的。

故此齐国是最为可靠的。

邹忌笑道:“秦国若想出兵,早就出兵了,岂会等到今日,燕相去找秦相,秦相必会来找我,我才好出面调解赵国与你们的关系,如今你们与燕国共同对抗赵国,我齐国怎能直接出面帮助你们。”

司马赒恍然大悟,拱手致谢后,便离开了。

然后他马上去找到燕相子之,让他去求助秦相张仪,这燕国与秦国的关系一直不错,此次大战也是结为盟友。

就算司马赒不去求助子之,子之也打算去求助张仪。

而当燕相子之找到张仪求助时,张仪是二话不说,就立刻答应下来,并且表示,他将会去找齐相谈判,如果谈判破裂,秦国必然发兵进攻赵国,以解燕国之急。

秦国是非常看重与燕国的关系,因为燕国刚好在齐国与赵国的中间,拉拢燕国,同时能够牵制齐国和赵国,一石二鸟,而同时燕国暂时与秦国没有半点利益冲突。

在张仪来之前,嬴驷也交代过,一定要维护好与燕国的关系。

在得到张仪的保证之后,子之自然是非常开心。张仪顺势向子之推销自己的称王计划,我们一起携手称王,不然的话,齐王总是比你们国君高一个等级,这你受得了吗。

子之是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双喜临门,谁不想称王,但燕国若是独自称王,显然实力不够,要是有秦国牵头的话,那就没啥可怕的,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而与此同时,公仲侈也在与惠施商议称王一事。

“称王?”

惠施诧异地看着公仲侈,浑浊的眸子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公仲侈道:“秦相已经明确表态,秦君一定会称王,如今我们三国结为联盟,你们两个都是王,而我主却是侯爵,魏相认为这合适吗?如果秦君称王,我主也必然要称王,我希望魏王也能够支持我们。”

惠施沉思半响,点头道:“韩相言之有理,如果韩君要称王,那我们大王一定是第一个支持韩君的。”

公仲侈面色一喜,道:“要不我们借此机会互相称王。”

惠施点头笑道:“这还用说吗!”

“那就这么说定了。”

“一言为定。”

等到公仲侈告辞之后,惠施身边的谋士便道:“主公为何答应韩相,他们韩国凭什么与我们大梁平起平坐,大王也不会答应的。”

惠施苦笑一声道:“当今天下,诸侯中称王者,唯有我主,齐王和楚王,而齐国和楚国实力强大,无须惧怕什么。但是我魏国实力已经是大不如前,别说秦国,就连赵国都要强于我们,故此这王号顶着头上,那就等于是在自己头上竖了一靶子,招惹别人来打我们,但如果大家都称王,这个问题就将不存在。”

那谋士道:“可是齐楚肯定不会答应的。”

这称王的背后都是硬实力,如果是三十年前,魏国绝逼不会同意的,韩国、赵国凭什么跟我们大梁平起平坐。

但如今魏国实力大不如前,要还独自顶着一个王号,赵国、燕国、韩国都会不服气。

同理而言,如今齐国和楚国乃是大国,秦君要称王,那他们没有办法,就好比这回姬定游说楚王承认齐王,那也只是因为齐国的实力,但小小韩国也敢称王,楚王和齐王能答应吗?

惠施呵呵道:“那就由他们去反对,他们若与韩赵关系太好,也不利于我们啊!”

可见国与国的联盟,与义气无关,纯粹就是利益,在称王一事上面,惠施认为选择支持秦国更有利于自己,那他当然会选择支持秦国。

秦楚之争,他觉得楚国对自己有利,那就选择楚国。

齐国当然也一样,齐国如今与赵国关系非常好,但是涉及到中山国,齐国就不会跟赵国讲感情,必然选择与秦国站在一起。

那边张仪也知道齐国是肯定不想赵国吞并中山国的,他们犯不着出兵,他就跑去找邹忌谈论中山国一事。

“齐相也知道,此番燕赵之争,皆因我国而起,我国也不会放弃燕国的,如果赵国还是不肯罢兵的话,那我们秦国只能出兵赵国。”

说到这里,张仪叹了口气,道:“但是我国知道贵国与赵国有盟约,我国又不想与贵国为敌,以免让楚国从中得利。”

邹忌明知故问道:“那秦相认为这事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