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四十章 蒙混过关(1/3)

自入夜后,奉和便能察觉到皇上身上的冰冷。

李丞相来寝殿时,更是也有所察觉。只是今日,从南昭那边传来急报,所以不得不此时立即向皇上通报。

李丞相进了寝殿,跪地请安:“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一句没什么情绪的嗓音。

李丞相站了起身,他躬身道:“皇上,方才驻守在南昭的暗兵来报,近日,有人瞧见南昭侯离开南昭,去了江野国。”

此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但因南昭常年战乱,并不平静,而身为南昭侯,却在这时偷偷离开南昭,去了江野国,其心思目的值得让人深思。

皇上不喜欢太亮的地方,是以,无论是在皇宫里,还是在外,皇上待的地方,到了夜里,点的烛灯都不会太多,室内的光线一直昏暗不明。

气氛本就凝重阴郁。

再加上,特别是在皇上不笑的时候,室内便更会有一股巨大的压迫感,让人喘不上气。

例如此时。

李丞相屏气凝神,他暗道来的时候不对。

祁昱的面容隐在昏暗中,烛火的亮光在他的鼻翼间留下一道阴影,让他的面容幽暗不明。

良久,李丞相才听皇上道:“朕知道了。”

闻言,李丞相松了口气,他埋首道:“那臣就先告退。”

李丞相退了出去。

奉和守在门外。

但李丞相却没有顾及那么多,他连忙抬手擦了擦额上的汗液,随后又深深地吐出一口气。

寝殿的门被关上。

李丞相这才像是突然注意到奉和的视线,想了想,为避免尴尬,他挂着笑容犹豫问道:“皇上可是心情不好?”

奉和自然不会回应他关于皇上的心情。

李丞相也无意要他回应,两人仅是随意地交流了几句,李丞相便连忙提步离开。

此地不宜久留。

李丞相可是听说过之前右都御史和荣北侯打架一事。虽然两人本就不和,但当面大打出手却是皇上心血来潮挑起的。

皇上一向肆无忌惮,更是为所欲为,他可害怕皇上也会突然心血来潮让他和谁打,他这一把老骨头的可禁不起几打。

李丞相算是两朝元老,在先帝在时,他便位居丞相,如今更是一直在丞相之位。

按道理,以他的资历,如今该是稳坐丞相之位,且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哪怕是当今皇上都该给他几分薄面。

但偏偏,李丞相如今才更是过的如履薄冰、谨小慎微。

因为祁昱。

当今皇上祁昱乃先帝的第七子,是先帝和一在冷宫伺候的宫女风流一夜的结果。

自他出生,便是有损先帝脸面和威严的代表,他自然不受先帝宠爱,也从未被先帝过问,漠然视之。再加上其生母身份低微,更是在七皇子两岁时便撒手人寰。自此后,七皇子便在冷宫长大,虽有着一个皇子身份,但却过着连下人都不如的生活,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更是受尽欺辱。

正是因为此,所以谁都没有想到,最后坐上皇位的,竟然是那个一无是处、受尽欺辱的七皇子。

而更让众位大臣恐惧和忌惮的是,这七皇子登基,是带兵谋反。

在先帝驾崩当夜七皇子便带兵谋反,没有人知道祁昱是从哪里来的兵,更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细,再加上在谋反当夜,祁昱便杀尽所有皇子,手段残忍狠戾得让人战栗,因之,如今朝堂上的所有大臣,都对这位一登基便独揽大权的皇帝畏惧恐惧。

但谋反所夺得的皇位自然不稳。

所以在七皇子登基之后,不到一年,不满祁昱政权的人便是多不胜数,连大型带兵造反都足足有近五次。

却偏偏每一次都雷声大雨点小,无论造反之人有多少兵力,有多大的势力,却都无疾而终。

祁昱更是将造反之人的稽首挂于城门之上,当众鞭尸,将其剥皮拆骨,碎尸万段。

当今皇上的手段残忍,又毫无人性,但偏偏,还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真正的底细,那些造反之人的下场都是惨死,家破人亡,久而久之,便没人再敢反抗。

无论是因为祁昱的权势,还是因为他的残暴,这都让朝臣们无能反抗,更是服服帖帖,尽力顺着皇上的心意走。

因为不服的,都被祁昱弄弄死了。

李丞相是其中一人,在朝为政时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不过当今皇上若是心情好时,倒也没有那么可怕。

但偏偏,今晚祁昱心情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