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引入移民(3/4)

值得庆幸的是这两支军队的作战方式和风格,现在都已经搜集到了详细的资料供海汉参考。虽然不知道他们以后还会不会玩出别的花样来,但海汉军方肯定会对其现有的作战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

当然了,这种程度的战备并不意味着海汉近期就会对南洋地区动手,毕竟在南洋作战所需投入的资源实在太大,而且海汉今年的展方向重心也并不是在南方。

时间进入九月,福建方向的事务正在逐渐增多,特别是今年大6移民的引进工作,执委会已经将福建定为了主要渠道之一。大明中原和胶东地区的战乱制造了大量的战争难民,而执委会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多地从大明接收难民,引入到自家治下地区定居。对于连生存都已经成为问题的难民们来说,只要有一口饭吃,放弃自己曾经的国籍似乎也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海汉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充当救世主,不但能够大量引入人口,而且也可以更多地获得大明官方的好感。

当然这个计划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实施的,海汉自身的海运力量并不足以将触手伸到遥远的北方,因此还必须要通过转运转卖的方式,才能让北方的难民来到南方。而且海汉在福建谈不上有什么根基,甚至连类似番禺李家庄那样的大型移民转运基地也没有建过,并不具备接待大量移民的能力。直到五月拿下澎湖之后,海汉民政部才将筹划已久的福建移民转运基地的方案投入实施。澎湖这地方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归属于大明,但实际上已经是完全由海汉掌控和支配了,在这里处理大明移民的输入输出,毫无疑问要比在福建沿海方便得多。

在进行了三个月的基建工程之后,澎湖的移民转运基地终于开始投入了运作。出于安全和管理上的考虑,移民基地并没有建在澎湖本岛上,而是建在了北边的白沙岛上。白沙岛与澎湖岛之间仅仅只有不到两千米距离,既可以对岛上环境进行隔离,又可以很方便地运送人员和物资。而这个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的岛屿地势较为平坦,足可以轻松地安置下数万人在岛上临时居住。

目前白沙岛上已经规划建设了五个移民营地,可接纳移民数量一万二千人。虽然暂时只有设计接纳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这已经是目前海汉治下地区除三亚大本营之外最大的一处移民基地了。

之所以要在澎湖建设这么大型的移民基地,是因为执委会认为今后的几年中,海汉移民的主要来源地将会逐步转移到战乱频的大明北部地区。届时每个月从北方运过来的移民数量或许都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而福建海峡的移民基地就将会在这个人口运输系统中承担起重要的中转站职能。缓解海上运力需求压力,增强移民对南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让其在进入海汉社会体系之前能有一个过渡时期,以及防止疫病传入海汉统治区等种种作用,都是澎湖移民基地存在的理由。

为了能够尽可能自行解决移民的粮食供应问题,目前农业部已经在澎湖岛上规划了总面积过2o平方公里的集体农场,其主要的种植内容就是粮食和蔬果。袁若修老爷子乐观地估计,到两三年之后澎湖列岛的农业用地若能得到有效开,产出的粮食不但能够供应当地的移民和驻军所需,而且还可以反哺海南岛,亦或是卖到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