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损耗品(3/4)

尽管这种做法并不是很人道,但穿越者们也很清楚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并不是来做慈善事业,而是来征服这个世界,对弱者的压榨与杀戮必然会贯穿海汉逐步扩张的历史,这是绝对无法避免的现实。就算苦役营的伤亡比现在再增加一倍,执委会也顶多就是追究一下管理上的疏漏,尽可能减缓苦役损耗的度,但绝对不会质疑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因为建立苦役营这件事本身就是当初执委会所作出的决定。

在前些日子陶东来向葡萄牙代表托马斯提交的新交易方案当中,海汉的购物清单中就赫然加入了“劳动力”这一个独立的项目。当时托马斯也曾向陶东来征询过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陶东来的回答非常简单只要四肢健全,能够有正常人的劳动能力即可。至于单个劳动力的价格嘛,可视葡萄牙这边所能提供的数量和质量再做进一步的协商。

托马斯可不是什么老实人,一听陶东来这话就已经明白了海汉人这是要大量购买奴隶啊!这可就真是找对人了,葡萄牙人开始做奴隶买卖的时间。几乎可以跟他们在大海上开辟跨洋航线的时间划等号,干这个还真是熟门熟路。

早在1441年,由安陶.贡萨尔维斯所率领的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就在毛里塔尼亚附近沿海掳掠了数名非洲黑人,带回到里斯本作为奴隶出售,这大概就是葡萄牙最早的有记载的黑奴贸易开端了。到了15世纪的后半叶,葡萄牙人从西非贩运了大量的黑人奴隶回国充当劳动力。还卖到了马德加群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等大西洋岛屿上的甘蔗园里工作。

而到了一个世纪之后,葡萄牙人的贩奴生意转向了美洲。位于非洲几内亚湾的圣多美岛成为了当时最主要的奴隶转运站,每年从这里转运去美洲的黑奴多达数千人。直到1576年葡萄牙人在罗安达湾建立了更为便捷的新转运基地,圣多美岛才逐渐失去了功用。

葡萄牙人自然没有忘记把他们的这项传统生意带到亚洲来,不过因为在远东地区并没能有占领到面积较大的殖民地,因此也没有多少诸如种植园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商人们对于黑奴的需求量非常有限。虽然就连托马斯身边都带着黑奴侍从,但葡萄牙人一直都没有意识到可以把这个产业向海汉人进行推销。

直到陶东来代表海汉主动提起这件事之后,托马斯才现原来自己一直都没有意识到海汉在劳动力方面的需求竟然是如此迫切。他只知道海汉人在琼州岛的西边又开始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计划,以至于抽调走了三亚几乎全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苦役营奴隶。但从海汉提出的要求来看,很显然现有的劳动力还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工程所需,以至于要想办法从其他途径获取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比如说直接向葡萄牙人购买。

陶东来甚至还当场暗示了他,可以考虑用武器换劳力的方案,这对于葡萄牙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建议。毕竟在非洲捕奴的成本极低,肯定要比用真金白银购买海汉人的武器划算得多。而后托马斯便已经让人前往马六甲送信,委托印度半岛上的果阿殖民地尽快在当地筹集一批黑奴运往三亚。这至少要比从非洲现抓一批快得多。

当然了即便是从果阿出,这消息一来一去,大概也得要半年上下才会有第一批奴隶到货,因此在那之前,海汉各个工地上的各种危重体力劳动还是得依靠苦役营这些劳动力顶着。尽管因为各种事故而造成的折损率相当高,但正如乔志亚先前所说的那样。至少归化民的伤亡率是控制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而这也正是执委会所比较看重的指标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