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广州民乱(3/4)

“这个岛环境倒是挺不错的,几乎都是树林,原生态啊!”登岸之后已经抓紧时间去附近溜达了一圈回来的厉斗对岛上的环境赞不绝口:“纯天然毫无污染,这里感觉比胜利港可幽静多了!”

“那当然,这里以前一直都是无人岛,胜利港以前可是个不大不小的港口,只是衰落了而已。”陈一鑫还是第一次独立指挥这种海外任务,同样是显得十分兴奋,指着面前的港湾道:“以后真的就是吃海鲜吃到吐的节奏了!”

当天下午,从广州南下运送物资的船也抵达了港湾。由于这里距离广州更近,因此一部分生活物资,特别是农业部打算让岛民们在这里繁殖的家禽家畜,都是从广州运过来的。除此之外,农业部还打算在岛屿南端的缓坡上开垦一些田地出来,种一些蔬菜瓜果补充岛上的食品需求。为了这差事袁老爷子还把他儿子袁秋业也派了过来,指导民工们搭建禽畜养殖窝棚。

跟着船队一起过来的还有通信部门的吴卓,由他来专门负责岛上电台的架设工作。吴卓也算是个干实事的人,下船之后也没怎么休息,就带着几个手下爬山测试信号去了。

当天晚上,陈一鑫跟厉斗一起清点物资的时候,才真正被执委会的大手笔吓了一跳。除了这几百人的生活必需品之外,物资清单上还有小型太阳能电设备,简易净水装置,一大一小两个热水锅炉,以及产自黑土港的二十多吨无烟煤等等,零零总总至少有几十项之多,看得陈一鑫眼睛都直了。

“你们民政部也不容易啊!”看到这么多的物资,陈一鑫不禁感叹了一句。要组织这么多的物资,后勤部门需要打交道的单位可就不是一个两个了,而这样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只有穿越集团才能做到。

“也还好吧,没有黑土港和铁炉港开的时候那么麻烦。”厉斗很是骄傲地回应道:“这就是体制的优越性啊!”

在第二天完成了货物卸载之后,两艘货船便离开了万山港,不过它们并不是返回胜利港,而是继续北上进入珠江口,前去广州装运货物。

按照建设部的规划,对大万山岛的开流程是分三期进行,第一期是临时居住点和基础防御工事的修建,第二期是对一期工程的延续和强化,第三期才是商用设施的修建。而第一期的工程预计工期为十五至二十五天,之所以幅度这么大,也是考虑到这个季节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会给室外施工造成一定的延误。

除了港口码头和驻岛部队及民众的临时营房之外,先搭建起来的还有位于山顶的执勤哨所。这个哨所是从胜利堡直接拆过来的一套平顶简易板房,陈一鑫调了两个排的士兵,花了半天时间将零部件从港湾搬运到了海拔4oo米出头的全岛制高点大万顶,然后在山顶空地上将这套活动板房组装起来。从这个位置即便不借用望远镜,在天气晴好的状况下很容易就能观察到方圆十几海里之内的情况。距离大万山岛二十海里,位于东北方向的大屿山岛,在大万顶上也能看到其轮廓。

等这个哨所投入使用之后,可以说整个珠江口的航道,基本有一半的范围都处在这个观察哨的监视之下。哨位上的监视所得可以通过步话机即时抵达山脚下的指挥中心,再由指挥中心的电台将信息往广州或者胜利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