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商量条件(3/4)

除了黑土港之外,涂山半岛也基本是类似的情况半岛部分归穿越集团管辖,而大6部分则是北越说了算。以从当地上船的移民为例,当他们在涂山半岛由北越军方交接给穿越集团,进入涂山半岛上的临时难民营之后,这部分人就不再受到北越政权的庇护,一切生杀大权都由穿越集团掌控了。

当然这两个地方是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穿越集团迄今都没有向北越内6包括其京城升龙府在内的地区派出使节或是商人。如果不算源源不断输入到北越的食盐,那么穿越集团对北越的影响力也就仅仅停留在军方的层面而已,而这显然不符合执委会“掌控民心”的原则。从长远看,执委会要的是北越民众自的大批投效,而不是用利益交换过来的强制性移民。而要在北越民间形成影响力,那就必须向其内6地区派驻人员,并将“租界”内享有的权力延伸到外部。

如果能拿到治外法权,那这些进入北越地区人员的安全就有了更好的保障,而穿越集团也会相应得到更大的产品销售市场,顾凯出的这个主意无疑是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当然顾凯还有没说出口的潜台词,那就是治外法权会给未来穿越集团介入安南国内事务留下一个后门,方便某些特殊部门在其国内行事。

“不愧是玩法律的,居然能想到这招!”施耐德由衷地称赞道。虽然施耐德对治外法权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如果不是顾凯提出来,他大概也根本不会把法律权限和政治条件联想到一起去。当然,无需顾凯过多解释,施耐德也能想到这种治外法权的要求肯定是单向的,北越政权要是派人到胜利港,肯定是享受不到同等待遇的。

“我们要想快扩张,就只能走强权政治这条路,治外法权也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种外交手段而已。”顾凯对此倒是看得很淡然。

自从普鲁士相俾斯麦在1862年明确提出“强权即是公理”这种政治原则之后,后世近代的打过几乎都在国际关系中奉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当然了,为了让干涉他国的手段显得更加文明一点,大多加上了“民主”、“自由”、“人权”之类的华丽包装。

穿越集团这帮人要想在有生之年就实现制霸全球大概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要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行。而一个政权想要在几十年之内就把影响力波及全球,那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强权政治这套策略。

“不过如果北越方面不同意我们的要求怎么办?”施耐德问道:“或许他们会认为战局还没有恶化到需要让我们出兵援助的地步。”

“那就得看军警部的人狠不狠的下这个心了。”顾凯沉吟道:“军警部那帮人把他们训练的北越傀儡军当成宝一样,什么战斗力不够,什么行军路程太远,什么战绩不理想会影响后续的军购……理由那么多,依我看他们只是不想让这支军队去当炮灰填坑而已!如果这支部队被打残打废,北越政权没了倚仗,那自然就会答应我们的条件。”

“这也难怪,据说这些受训人员都是郑氏抽调的北越精锐,兵员素质应该还算不错。军警部估计也下了很大的气力,毕竟他们打的主意是要培养一批亲近我们的北越将领,以图将来能够间接控制北越军方。现在要把这批苗子拿去填坑,他们当然不太愿意。”施耐德倒是也知道这其中的一些内幕,帮着军警部分辩了两句:“再说真要是在战场上表现出来战力堪忧,那可能的确会影响到后续的军售。”

“我倒认为恰恰相反。”顾凯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就算他们的训练水平有限,但能够正面击败他们的军队,除了骑兵大概也只有使用火枪的部队了。现在南越已经有了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北越想要跟南越继续抗衡,那就只能加大火器部队的数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