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执委会工作报告(3/5)

除此之外,归化民的受教育比例也相当堪忧。根据民政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大本营辖区的归化民当中接受过蒙学教育的比例仅12,这还是包括了穿越集团兴办书院,接受识字教育之后的学生在内。不过最近这种状况有好转的趋势,投奔穿越集团的落魄文人目前已经开始逐步接替了最基本的识字教学工作,让教育部门将穿越者师资力量集中到更高一级的精英教育当中去。

而相比之下,明人移民的状况又明显好于北越移民。黑土港地区的归化民识字比例现在连5都不到,绝大部分民众都是纯粹的文盲,这也导致了各种民政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对此报告中也提出了展望,希望能在下一年结束的时候,归化民的识字率能够达到2o以上这个比例其实比21世纪的利比里亚和阿富汗的识字率还要低一些。

其实归化民的识字率偏低并不代表这个时代的文化水平,大明繁华地区的民众平均识字率甚至在3o以上,远远出穿越集团治下的水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由于归化民的主要来源都是受教育程度极低的贫苦民众。像登6之初就招揽到旗下的榆林渔村,当时全村的渔民都是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而来自内6地区的黎苗山民就更不用多说了,很多人连海南官话都说不好,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识字率。

因此执委会才会在近期的移民工作中特别提出了要求,加大对大6移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执委会有意识对本民族作出的一种政策倾斜没有文化的北越移民进入归化民体系之后基本只能从事最初级的体力劳动,想要出头就只能参军或是等着第二代归化民接受教育长大成人,而从大明迁入执委会统治区,具备了一定文化水平的匠人或文人,则将拥有更高的起点,有更多的机会成为新社会的中坚力量。

海运方面,经过前半年的苦苦支撑之后,最近总算迎来了一波海上运力的爆期。穿越集团前期在琼州府城和广州订制的货船开始6续进入交货期,加上从各种渠道一直不断在收购二手大船和雇佣水手船员,目前不仅在胜利港至黑土港航线保持了十艘大船的运力,并且在胜利港至广州航线开通了定期班次,有四艘船分为两班参与这条航线的运输,每月的初一、十五分别从两处港口出相对而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驻广办的物资需求和移民运输问题。

除此之外,穿越集团在之前的军火贸易中向福建许心素集团提出的海运援助也终于得到了回应,福建方面将通过“福瑞丰”向穿越集团提供十艘四百料海船,用以换取穿越集团的长期军火供应。这批船目前已经到了香港水域,“福瑞丰”会出面进行交接,然后在当地招募一批水手,驾着这批海船南下胜利港。

当然,外面弄来的船终究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未来的海运主力还是得着落在自己的造船能力上。在经过了整整一个月的试航之后,“探索号”通过了数十项船只性能测试,在基本性能上达到了设计要求,海上航行性能完全出同时代竞争对手,并且能够通过较为简便的方式在战时将其改造为武装炮舰当然,那还得配置足够的炮手才能充分挥威力。虽然在试航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技术问题,但瑕不掩瑜,大多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来解决的小毛病。海运部对原本的设计建造方案进行了小规模的修改和完善之后,便将这一型号的帆船定型并命名为“探索级”。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中,胜利港造船厂将完成六艘“探索级”帆船的建造工作,这些船在下水之后将是胜利港对大6地区港口的主要运输力量。而更大的5oo吨级帆船直接以“探索级”为蓝本进行放大,也已经基本完成了设计方案,预计最迟一月底就能在胜利港造船厂铺下龙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