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2章(3/4)

漕运体系所存在的弊病,六部衙门会毫不知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这些衙门或是利益关联,或是被其他衙门掣肘,最终都选择了闭眼纵容漕府的行为,显然都应该对当下的局面负责。

话说回来,如果这些衙门都不愿意配合,那海汉想要强行将漕运改为海运,的确会多费不少周折。朱子安也逐渐明白了,为何从李清扬到自己这帮朋友,都对插手漕运事务的想法敬而远之。既然漕运体系的乱像对海汉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那海汉又何必冒着影响迁都计划的风险,主动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想及此节,朱子安不禁有一丝沮丧,明明已经知道了此事的症结在何处,也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偏偏就是无法实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体系继续腐烂下去。

石成武看透他的想法,笑着劝道:“子安,一个王朝到了末期,往往是千疮百孔,问题无数,漕运只是其中暴露出来的一处而已。而且几百年下来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你就不要指望凭借衙门里发几道公文,就能把方方面面协调好,让事情按照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陶弘方也开口劝道:“特别联络处能管的事情很多,但并不是参与的每个案子都会有理想的结果,主要的目的还是跟明廷保持沟通,尽量避免引发误会和冲突。运到漕运这种暂时处理不了的难题,大可不必归罪于自己能力不足。”

朱子安听到二人劝慰,情绪有所平复,拱手应道:“两位说得是,在下上任伊始,便想着要尽快做出成绩,实在有些操之过急。这漕运一事,还是得等时机成熟方能出手根治。回头我也会引用各位的看法,撰写处理意见。”

聊完朱子安的工作,众人很快又将话题转移到当下正在杭州进行的另一件大事上,便是海汉与幕府使者的军火贸易谈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