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0章(3/3)

不过颜楚杰也是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一些,郑柞虽然作出了兴师问罪的架势,但并不会因此就影响到安南向海汉发出的军火订单。

虽然目前海汉已经将探索级战船的部分建造技术转让给了安南,并帮助安南在自家海岸线上建起了造船厂,使其可以自行建造探索级战船九成以上的部分,基本实现了这种战船的国产化,但更高一级探险级战船,却还是只能向海汉的造船厂下订单。

只要安南水师还需要继续扩充实力,装备威力更大的探险级战船,那就只能通过向海汉下订单来达成目的。即便需要等待漫长的建造期才能到手,但为了壮大自身实力,这样的等待应该也是值得的。

而且郑柞很清楚海汉同时也在为福建方面提供类似的造船业务,许家军的水师舰队有多强大,郑柞也是略有所知。安南如果在这方面不想被竞争对手抛下太远,那就只能继续向海汉的造船厂下订单,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海汉战船来壮大自身力量。

郑柞难得来一趟胜利堡,而且还得到与颜楚杰单独会谈的机会,他自然不会轻易错过,当下便借着这个话头,又向颜楚杰打听了一下其他武器装备的情况。

安南目前每年向海汉订购的各种武器装备数量相当可观,以供国内超过二十万人的武装部队逐步实现换装。但这也并非安南方面的终极目标,他们很清楚武器装备如果只能依靠海汉来提供,那终究是受制于人,还是要设法实现自行生产制造才行。

在经过了数年的合作,向海汉购买了天价的武器装备之后,安南也逐步从海汉获得了一些外销型武器装备的制造技术。不过安南虽然得到了技术,但在国内量产之后的武器装备质量,却一直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

为此安南不得不又交了大量学费,请求海汉派出技术人员到安南实地指导技术。为了保证引进的制造技术不会走样,连很多生产工具和设备也都要从海汉购入。

“但我始终不太明白,我们的工匠是在贵国培训,然后又从贵国请了师傅到我国指导,所用到工具,甚至是生产材料,都是从贵国购入,为何这造出来的东西,却始终跟贵国出售的有那么一点差距?”

难得有眼下这样的机会请教专业人士,郑柞便将自己心里积压已久的疑问问了出来。

兵工技术方面的问题,肯定是主管这方面事务的白克思更为熟悉,不过对于郑柞的问题,颜楚杰倒也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所在。

“小王爷,关于你所提到的这些情况,我们也专门做了调查研究,最后发现问题可能还是出在人身上。”

“出在哪个人身上?”郑柞不解地问道。

“贵国制造武器的工匠,大多是十里挑一甚至百里挑一,送来我国培训,三五个月的时间,或许足够让他们学会生产过程,但却未必能掌握这些生产技术的原理。他们回到安南所传授的东西,也只能流于表面,同理,我国派去指导技术的师傅,能在短时间内教给贵国工匠的,也只是这些表面技术,而不是原理。有句古话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是说的这种情况了。”

郑柞想了想道:“颜部长的意思是,这些工匠的培训时间太短,所以没有掌握制造技术的精髓?”

颜楚杰点点头道:“可以这么理解,当然这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