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2章(3/4)

白克思觉得听了汪百锁的这番解说之后,事情似乎并没有变得简单,反而因为又多了一种可能性,会由此延伸发展出更多的支线可能,当下顿时觉得有些头疼。毕竟他主管的领域是工业而非刑侦,就算他凭借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作出了一些判断,但他所掌握的具体信息肯定不如已接手这案子多日的汪百锁,得出的结论自然还是后者的更为可靠。

其实汪百锁还没有把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因为有一些情况实在太敏感,提出来怕是会让上司们为难。比如朝鲜世子南下访问海汉的消息,肯定最迟在其离开朝鲜的时候就被传出来了,这样才会在抵达三亚不久就被薛正一伙给盯上了。而传出这个消息的究竟是别国间谍,还是朝鲜国有人别有用心——李溰出事后最大的得益者究竟是谁,这其实都还有待查证。

“算了,案子还是交给你们来查,我就不过多干涉了。”白克思摆摆手,示意这个话题不用再继续讨论下去。

张新见状,便让汪百锁先行退下。汪百锁见两位上司对此似乎兴趣不大,也略感失望,他是很想借这个案子替自己多挣一点功劳,但现在看来除非从中挖出猛料,不然高官们对此案的注意力大概很快就会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待汪百锁离开之后,白克思才道:“田独那边压了一大堆工作,我待会儿就坐船回三亚了。这边的调查,你盯紧一点,不管最后查出来谁是幕后主使,事情都没完的,执委会肯定会对这种不友好的行为有所表示,所以一定要查实案情,不要受到误导得出错误的结论。”

张新大概能想到白克思所说的“有所表示”是什么意思,海汉可从来都不是受气不吭声的主,有仇必报才是海汉一贯的作风,既然敢策划这么大的事情,那就得有承受海汉报复的觉悟。不过如今案情尚未明朗,对于幕后主使的判断也还没有什么实证,这大概还得等安全部等机构慢慢调查一段时间才会有结论。而白克思所担心的,便是调查方向有误以至于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事后的报复行动就有可能会施加到错误的对象身上,所以才特地叮嘱张新要把调查工作盯紧一点。

白克思当天下午便急急匆匆地乘船离开了儋州,相当于他这趟过来就只待了大半天,确认了一下耽搁自己行程多日的这个案子已经告破,然后就赶回三亚去处理积压多日的事务了。

而在黑土港憋了多日的李溰也是精神十足,午宴之后只休息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便将原本定在第二天的行程提前,去参观了儋州著名的人文景观东坡书院。

宋哲宗绍圣四年,即公元1097年,苏东坡被贬为琼州别驾,在儋州度过了三年时光。而苏东坡在儋州居住期间,便在自己的住处给汉黎各族学子讲学授业,传播中原文化。他根据《汉书·杨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将自己的住处命名为“载酒堂”,到明代嘉靖年间,这个地方经重新修缮之后改称为“东坡书院”,然后这个名称就一直沿用下来。

不过到了海汉接手儋州的时候,东坡书院其实已经变成了一处人文景观,而非运营中的教育机构,日常修缮和维护都是依靠官府拨款和民间捐赠。张新与负责文教事务的严明君商议过后,也没有改变这种现状,依然还是将东坡书院作为一处向公众开放的人文景点,而其日常维护则是交给了严明君下辖的文联来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