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儋州宣讲(3/5)

刘尚不敢怠慢,连忙一一应下。这个时候药店老板带着伙计急急忙忙地把煎好的药送到会场来了,刘尚只能捏着鼻子喝了。其实这大夫给他开的也无非就是寻常治感冒的方子,喝下去倒也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妨害。

按照以往宣讲会的惯例,依然是由本地的行政主官张新先行登场,说明这次宣讲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介绍巡视组人员的身份。而介绍到刘尚这里的时候,倒也没提他是临时被于小宝抓来当差的替补,而是给他安上了“宣传部干事”的职务。

张新当然也没忘记为本地做一番宣传:“……各位在本地买完枪炮盔甲,也别忘了忙里偷闲,在这儋州城内外多转转,本地的美食美景也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打算在儋州买房置地,投资农场,兴办书院,我也代表儋州管委会欢迎各位的到来。当然了,各位到时候报我张新的名字……那也是打不了折的。”

台下传来一阵善意的笑声,有能力在本地置产购地的人当然明白张新只是在开玩笑,事实上儋州地区对于招商引资的优惠力度还是相当大的,特别是投资种植园和农场这类长期经营的项目,海汉都会在赋税方面给予很大的优惠力度,并且会在协议中承诺以合理的价格收购这些私人农场和种植园的产出。儋州易主之后这几年,耕地面积可是已经要比大明统治时期翻了两三倍了,这增加的耕地面积的绝大部分都是由海汉农业部和外来投资者开发的种植园和私人农场。

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在与海汉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与海汉合作的生意里边,除了代理销售之外,还有两种生意也是利润颇丰,一是海汉外贸十分依赖的海运,二就是在海汉领土上投资开发种植园了。

海汉最初搞种植园项目的时候,除了福瑞丰等少数铁杆追随者之外,绝大多数的外国商人还是抱着观望的心态,并没有大举跟投这类项目。这一方面是担心海汉人的农业技术是否如他们自己所吹嘘的那样先进,另一方面也是对海汉的国有化土地政策还有一些不放心,毕竟海汉占的地方几乎都是过去属于大明的地界,万一哪天大明打回来了,投在这些地方的资金和心血可就白费了,搞不好还会被弄个什么勾结外番之类的罪名。

后来随着海汉国力逐渐显现,种植园的经验状况也逐渐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在海汉农业部的扶持之下,第一批由私人投资经营的种植园几乎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并非一年就完,而是可以持续若干年,长期的投资回报率是相当可观的。

除此之外,这些项目最被投资商所看好的一点是经营风险小,在海汉人统治下的海南岛,基本上已经被公认为在整个南海,甚至包括大明和中南半岛在内的大陆区域,都算得上是最为安全稳定的地方。在海汉境内投资,基本上不会存在战乱或者人祸的风险,这可以说是同时代远东的其他地方所难以具备的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