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轨者自觉有理,另泼脏 ..(1/2)

“大家一起去,正好再一同去会场。”

令珠看明劲走过来,招呼他看,“这是——”

明劲并没有容她说完,他把牛皮纸袋举到令珠脸前问,“这是不是你的东西?”

令珠愣了一愣,忙接过来,“你从哪里找到?我还以为丢了。”

明劲看她慌张样子,“也不打开看一看里面东西有没有丢失?”

“不必,”令珠拿着袋子要走,“我去看看他们有没有忙完。”

“等一等,”明劲冷声唤住她,“舒滢同郭宗尚的照片、录像由你寄去八卦社?”

令珠疑道,“你没头没脑说些什么?”

明劲一把夺过牛皮纸袋,“你别跟我说,你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我的东西,我怎会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快给我!”令珠要去抢,明劲不给她,“令珠,原只以为你顽劣,谁知这些伤害友人的事情你也做得出。”

“你胡说些什么,并不是我,”令珠去抢,照片散落一地。

“快递单据上的笔迹是你的,时间、首发站时间吻合,你同我讲不是你?”

“是我又怎么样,他们做出那种事情,不让我好过,我做什么……”

令珠忙忙去捡,忽然看到许多脚,她仰头看过去,舒滢站在排头,森森望着她,后面是英辉、品慧、明远、元柠、少勤以及她根本不能立即叫出名字的人。

舒滢上前一步来,“你早知道我那件丑闻的另一个当事人是郭宗尚?”

“所以,明知我不爱谢景仁,仍旧撮合我同他结婚?”

“令珠,你在报复我。”

令珠无言以对,这是事实。

“这便对了,”舒滢受伤,“那些照片,是你散布出去。今早那巨幅照片也是由你送来?”

令珠并不晓得什么巨幅照片,可这会儿也讲不出话来。

英辉也走过来问,“令珠,确是你所为?”

令珠再看过去,吕津平、宋明劲全在后面。

那么大一群人,全站在她的对面。

“你并不爱郭宗尚,你单是见不得我幸福,”舒滢苦笑,“你总说我美丽没有得不到的东西,可哪里是这样,我什么都没有。”

一群她熟悉的人站在对面以一种奇怪表情看她。居高临下,队伍浩大。

令珠觉得有些压迫,正要站直身子缓解这种压迫感,舒滢又开口说,“可令珠,为什么是你?”

她肯定是她做下,她只是要她陈述相关理由。

“那为什么是你?”

令珠举着照片,质问舒滢。

舒滢身子发抖,气得说不出话来,转身跑开。

英辉看了令珠一眼,随一干人齐齐追上去,令珠觉得难受,转身去,宋明劲还在。

“你开心了?”他到令珠跟前时顿了一顿,说道,“舒滢是你朋友,今天是她的婚礼,如果是人,不会做出这种事。”

第5章受害者变成加害者:揭露不轨情事,扰乱社会秩序

郭宗尚前往阿市前,友人嘱他小心,阿市人十分排外,此地难混。

但他首日至阿市,即得多人慷慨帮助。

郭宗尚甫知误会阿市及阿市人,他质问友人,“因为你的错误信息,我差些与幸福阿市擦肩而过。”

另一位同乡友人为他降火,“你是骗子吗?我是骗子吗?我们的同学都是骗子吗?不是,可大家都讲河南人是骗子。”

这是分类的短处,不可能所有阿市人都排外,所有河南人都骗人。但类型化好处大大,比如你想知道一所学校好不好,只需晓得是不是211、985高校即可获得相对较客观的结论。

不仅结论客观,判断成本也大大降低。

分类无处不在,它为人类生活提供极大便利。

比如,俄罗斯人坚忍不拔,固执急躁。德国人纪律严明,严谨无趣。中国人的特质即是勤劳勇敢。

阿市本就环境优美、城市现代化程度高,郭宗尚对阿市的误会解开,更添对阿市的愧疚,他对阿市的好感一下子达到顶峰,自此他计划在此置业,娶妻,生子,安度晚年。

但他遇上舒滢。

为得到她,他甚至不惜向绯桃出版社自曝,以换他和舒滢一生一世一双人;没想到却被别人拘禁。

可世间事,谁料得到,有些人亟亟一生不可称心如意之事,另一些人靠运气即可达成。

郭宗尚即是,他什么也没做,事情却如他想象一样发展。

--舒滢未结婚;他和舒滢的秘事被爆出。

可郭宗尚到底是文化人,在古代叫文人,不管心中想发财还是想升官,骨子中仍重一些名头。

被拘了一夜,他也冷静下来,如自站出来承认这一回事,不仅不能帮到舒滢,反而又白白搭上自己。

如若默不作声,即便熟人看了录像,也只敢说像他,而不能百分之百确定。

这样想着,郭宗尚即打了申请,要逃去台湾做访问学者。

这本是正常思维,可舒滢是大明星,一众网友将郭宗尚摸得底掉,顺带令蒋珠这个被戴绿帽的,也给挖出来。

令蒋珠缩在家中做乌龟,闻听郭宗尚逃跑这一件事,自骂了郭宗尚一阵后,要以舒滢为标准,教郭宗尚也依此承受一遍。

令珠虽生气,但也郭宗尚出逃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将少勤、元柠两个闲人从房中赶出去,忙张张即收拾行装,要玩失踪。

昨日事发,舒滢婚礼告吹,有传言谢景仁追至东山头尼姑庵。

其余人等,各自还家,只明远唤住堂妹英辉,要同她谈天。

舒滢同令珠闹成这样,英辉颇感伤,心神全攒在那件事上面,也未多想,即同明远出去。

明远寻了一处颇正式的僻静地。

英辉这才觉出不对,托口有事要走,可哪里走得脱,全被明远挡回去。

她这一闹,明远也不同她转弯,开门见山,直入正题,“英辉,你同吕津平还要不要过下去?”

英辉愣一时,转去看一边,“还没有想好。”

明远唤服务生斟茶水,“我们不言其他,只讲一种假设,若他浪子回头,你还要不要同他继续?”

英辉心神仍浸在今日之事中,无心情去想他事,只敷衍明远,“哥,吕津平是饿鬼,永不能满足,怎可能安心守性。”

“英辉,你须得考虑这个问题。若是吕津平还转,不再出门拈花惹草,全心全意待你,你二人还能否走得下去。”

英辉故作轻松,“哥,现在一切都好,讲这个做什么。”

明远叹一口气,“英辉,人生百岁,也不过三万余日,当珍惜每一日在世时光,你若能够再次接纳他,即同他好好过下去。若是不能,尽早抽身为宜,也许会遇到新的幸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